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国家账本”的头号开支是怎么算出来的
来源:中国青年报 更新时间:2013/3/25 10:59:07   
>> 相关新闻链接
·我国三公消费突破9000亿 相当去年财政收入10% ·外媒称克强指数比官方GDP更能反映中国经济
·2月份中国CPI同比涨幅反弹至3.2% ·2月份CPI今日公布 涨幅或反弹至3%左右
·全国地方债高达15万亿 多地酝酿GDP大跃进 ·审计署:各级政府负债不超18万亿 整体风险可控
·今年1.2万亿赤字创新高 民生支出再增 ·中国迎新一轮经济增长周期 地方“投资冲动”隐现
·我国出口统计隐藏大量重复计算 获益仅七成 ·中国继续领跑主要经济体 GDP首次超过50万亿元

  2013年3月,很多中国人记住了这个数字:4%——政府工作报告第一次宣布,201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达到了4%。

  曾让几任教育部长纠结的4%实现了,可随之而来的一个问题是,4%是怎么算出来的?记者注意到,包括很多大学校长在内,很多人都还没弄清这个问题。

  对此,财政部教科文司司长赵路详细算了一笔账。

  尽管只有4%,教育支出已是我国财政中的第一大支出。2012年,4%等于21994亿元。过去5年里,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累计为7.79万亿元,年均增长21.58%。

  “4%不是‘算’出来的”,赵路说,“这是实打实真金白银安排出来的。”

  据他介绍,政府的财政预算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公共财政预算,通过税收收入形成,二是政府性基金预算,主要是一些具有列收列支项目的专项收入,三是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包含了国有企业除税收外还要上缴的一部分利润,四是从2013年开始,正式列入预算报告的社保基金预算。

  他说,财政性教育经费分为3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公共财政预算安排的教育支持,占到96.5%左右。第二部分是从政府性基金预算中安排的,约占3%,分为两部分,一是地方教育附加,二是土地出让收益里计征的用于教育的基金。第三部分是一个每年都在萎缩的部分,约占0.5%。主要是高校校办企业返还给学校的部分利润,以及国有企业办学的投入。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印杰告诉记者,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企业多、土地出让金也高,地方财政实力雄厚,而偏远地区则需要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来平衡。

  赵路说,我国从中央到地方5级财政都要编制年度预算,要实现4%,就要提前在预算编制时安排出教育经费。2010年,我国进入21世纪之后的第一个教育规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提出要到2012年实现4%的目标。

  “简单算账很简单,GDP的4%一算就出来了,是小学生的题。”赵路形容,但是,制定方案实现这一目标就比较复杂。他透露,财政部用了8个月的时间完成方案的制定,其中要考虑各级政府财政收入、各地GDP增速、物价变动、财政支出结构等情况。

  据赵路介绍,首先需要事先测算2012年的GDP增幅。国家统计局发布的GDP增幅,有3次核定过程,譬如2012年的GDP数字,最迟要到2013年底甚至2014年初才能确定。而财政部在2010年制定教育投入方案时,就要预计2012年GDP数字,哪怕GDP差0.1个百分点,教育经费就能差几百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GDP是按照不变价计算的,不考虑物价因素,而财政收入是考虑现价因素。也就是说,2010年时就要预测两年后的消费价格指数,由于经济形势的变化,这种预测与实际物价很难“对准”。赵路说,测算完2012年财政收入数字后,还要判定各项开支在财政支出总盘子中的位置,来妥善安排好教育经费。他说,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三农、环境保护等,国家需要花钱的地方很多,除了党政机关“三公”经费外,“全部都是重点保障的刚性支出”。

  他表示,测算完所需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总量的大概数字后,还要“往回倒算”,算出2011年的任务目标是多少、2012年又是多少。而这笔钱在5级财政中怎样筹措,各省市还要往下排到县和乡镇。全部算完以后,最后形成能够编制预算的方案。

  随后,各级财政基本要按照这个框架思路来筹措经费,“都是真金白银”。

  为了达到4%,财政投入的力度有多大?赵路举例说,2000年的教育投入为2500多亿,占GDP的2.58%,没有实现原定4%的目标。而2012年比2000年净增了近2万亿元。2012年与教育规划颁布的2010年相比,也净增了7350多亿元。“一年的增量经费相当于十年前全部的经费。”

  尽管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已经达到2.2亿元,但赵路认为,正如我国虽是第二大经济体,一按人均就靠后,教育投入按人均计算也是如此,“我们发展中大国的位置没有变”。

  他说,在财政“蛋糕”中,各行各业的投入能切多大,反映了一国政府对某个行业的投入努力程度。4%,在国际上简单对比来看,并不高,甚至还是偏低的。但国际上还有一个指标,就是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根据对几十个国家的分析来判断,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与财政收入占GDP的比例之间,是“水涨船高”的关系。如果财政收入占GDP比例低,教育经费的比例也不会高。

  据赵路介绍,我国1993年提出4%目标时,国家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只占12.3%,到了2000年也只占到13.5%。在当时如果要实现4%,意味着要把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教育,难度是非常大的。而且在1998年建立公共财政体系之前,我国财政对经营性领域、建设性领域还有支持,1998年之后,财政投入更多用于公共事业,情况才有好转。

  他指出,其他国家大概在财政收入占到GDP的30%以上之后,教育性经费才能达到4%,而我国最近几年财政收入才升至GDP的20%以上,这在国际上是个偏低的比重。2011年,我国的教育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达到了16.3%。目前,教育支出已经是财政支出中的第一大项,占比仅低于美国。

  从4%的目标提出以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不断起伏,很多人由此担心,4%实现之后,会否出现反复?对此,赵路表示,教育已是国家优先发展战略,公共财政安排教育的预算要服从服务于国家战略,放在优先保障、重点支持的位置,这个方针不会变。中央和地方的财政性教育经费预算总体还会增加,“比财政收入增幅要高”。

  接下来,就是钱怎么花好的问题了。赵路说,怎么用这些钱办好教育,花出应有的效益来,“这是最难的事情”。(张国 原春琳)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