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先文:"因为中国的风场的含沙量很大,虽然在制造过程中采取了密封措施,但是也不可避免的要吹到变速箱里去,市场反馈信息来看,这部分的故障率返修率都很高。"
贺先文告诉记者,变速箱一旦损坏,维修起来成本惊人。另外,由于风电场往往在野外,因此,大型吊车拆卸变速箱的费用也高达60万元左右,这对企业来说,都是经营上的风险。
沈阳远大机电装备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闫凌宇:"如果不掌握核心技术的话,不知其所以然的话,风险会始终伴随着你,而且风险是非常大的。"
目前,沈阳远大针对国内风场特点,设计制造的1.5兆瓦的双馈式风机已经研发成功,并且通过了半年的试运行。
贺先文:"那么这种实验过程仍然保持了发电效率高,运行平稳,无故障这样一个特点。"
目前沈阳远大靠着自有技术,已经拿到了200台1.5兆瓦风机的订单,采访时记者还发现,为了解决国内风电场风沙比较大的难题,沈阳远大还投入了5000多万,研发了不需要变速箱的直驱式1.5兆瓦风力发电机,并且很快就将进入测试阶段。
闫凌宇:"我们着急的不是别人手里的钱,我们着急的是我们怎么样把这个技术,得到更深扎实的掌握,然后到未来去开拓市场,到世界范围内去开拓市场。"
同样在沈阳,华创风能公司总经理李大华也告诉记者,他们决不会购买图纸,目前他们凭着自有技术,已经实现了85%的国产化率,并攻克了风机最核心的控制系统,通过了国内权威机构的检测。
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华:"功率曲线可以看出来,当我们这个风速达到13米到14米的时候,从这曲线能看出来,我们的这个风机就可以满发了。"
记者:"国际上处于一个什么水平。"
李大华:"处于一个领先水平,这个标准是处于一个领先水平的。"
李大华告诉记者,虽然研发技术导致他们起步比较晚,但好在不算太迟,他们今年就获得了150台订单,预计收入达到十几亿元。
华创风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大华:"那么明年我们就是要300台,到2012年产能就要达到500台。"
半小时观察:朝阳产业更需要避免投资冲动
从前两天我们节目报道的光伏发电、多晶硅,到今天的风电设备,这些朝阳行业还没真正壮大,就出现了重复建设,产能过剩,这种的产业轮回速度实在太快了,不仅让企业措手不及,而且也严重影响相关产业的健康发展。究竟是谁造成了这样的局面?是企业看不清未来?还是我们的产业政策有失误?其中的原因,确实值得我们的政策制订者和企业经营者深思。
我们看到,在这些重复建设和产能过剩的新能源产业背后,有一个重要的推手就是地方政府的GDP冲动,因为新能源投资经额大,对地方GDP贡献大,而且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审批门槛低,于是地方政府纷纷上马类似项目,送土地,提供银行贷款,你争我抢,大干快上,最终导致了这个朝阳行业的早衰。
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只有更好地遏止住地方政府的政绩冲动,让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更大地发挥作用,我们的产业也许会有更健康的发展。
上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财政部三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发布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2009年版的通知》。其中,风电设备有三项条款分别已从鼓励进口的先进技术、鼓励进口的重要装备及鼓励发展的重点行业三部分中被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