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缓解农业“用工荒”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2/4/10 15:09:25   
>> 相关新闻链接
·八成铅蓄电池企业遭取缔 ·陶瓷业“内忧外患”情何以堪
·钯金 贵金属的投资“新秀” ·业内称全国近8000家LED企业 洗牌后剩300家足够
·光伏“围城” 何去何从 ·工业节能划定6000亿投资版图
·光伏行业全年难乐观 ·行业巨头争相收购 全球矿企或迎并购潮
·我国信托资产规模达4.8万亿元 ·钢铁全行业面临寒冬 行业上市公司首份年报巨亏
    新华网合肥4月10日电(记者詹婷婷、葛如江、姜刚)65岁的王从玉是安徽省桐城市范岗镇铁铺村农民,自从4年前将家里的5亩多地转租给种粮大户后,每天都会准时来到该大户创办的农业企业上班,现在他主要负责企业的农田管理。

  “过去自己种田时,从播种、施肥到收割等都是‘一肩挑’,费人工不说,效益还很低。”王从玉到这家企业工作后,虽然不像原来种田一样什么都要自己干,但还是发挥了种田“老把式”的特长,专门精耕于农田管理,把这训练成一种职业了。

  王从玉所在的企业,目前土地流转规模已达3.2万亩,是桐城市流转面积最大的农业企业。“我们的农业生产全是机械化操作、流水线作业,机械化率达95%,这当然离不开专业人才的贡献,像王从玉这样的‘职业农民’已有170多人。”该企业负责人姜斌说。

  2011年,中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同时,2011年中国农民工数量达到2.46亿人,而且每年还在以900万-1000万的速度增加,但务农农民尤其是高素质的青壮年农民数量却急剧减少。

  专家指出,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减少,部分地区出现农业“用工荒”,迫切需要一大批新型“职业农民”。与此同时,中国的土地流转促进了规模种植,对农业产业链各个环节的专业人才需求迫切,‘职业农民’便应运而生,代表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方向。

  “受制于农业本身的特征,其效益只有在达到一定种植规模以后才会逐步提高。”安徽省农委种植业局副局长王林说,农业的出路还是要靠适度推行农村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

  记者采访中获悉,不仅在农业企业里能看到“职业农民”,在很多专业化农事服务组织里,如提供打药、防虫、防草等服务的植保专业化机防队,也能看到大批“职业农民”的身影。

  与传统农民相比,“职业农民”的收入也大大提高了。王从玉笑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过去种田年收入不到1万元,现在不仅地租和补贴可以拿到3000多元,每个月在企业上班还能领到3000多元工资,去年全年的收入已达到5万元了。

  2012年中共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全面造就新型农业农村人才队伍”。

  农业部副部长张桃林此前表示,新型职业农民事关未来“谁来种地”的问题,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将伴随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全过程,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基础性战略任务。

  目前,中国各省市正加快对当地务农人员的教育科技培训。

  山西省今年将组织1000名科技专家和万名农技推广人员进村入户,推广100个农畜主推品种和100项农畜先进适用新技术,同时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培训新型农民100万人。

  宁夏回族自治区计划对涉农专业学生实施免费职业教育,以鼓励未考入大学或普通高中的农村学生到职业院校继续学习,达到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目的。

  中国农业部出台的《全国农民教育培训“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十二五”期间农民教育培训要覆盖中国所有乡村,围绕农民生产生活实际开展实用技术培训5亿人次,使每个受训农民掌握1至2项实用技术。

  农业专家指出,应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尽快使务农农民的收入接近外出打工者的收入。同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使传统农业变为高效农业、生态农业,让新一代职业农民过上体面的、有尊严的生活。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