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波动加剧,已成为近期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特点。
3月23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大涨113个基点,1美元对人民币报6.2891,首度突破6.29大关,再创汇改来新高。
3月份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单日波动超过100个基点已达6个交易日,为近年来少见。
3月12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跌209基点,创一年半以来最大单日跌幅,即期汇率也大幅收跌158基点。3月14日起,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更是在连续2个交易日下跌后“三连阳”,3个交易日大涨330个基点,轻易收复上半个月的“失地”,回升至3月初汇率水平。
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呈现出“上蹿下跳”的特点,市场人士分析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受美元近期波动的影响,人民币随美元而动的特点愈发明显;二是央行有意通过中间价的扩大,来测试市场对于波幅扩大的反应。
复旦大学金融系副教授陆前进告诉记者,扩大人民币波幅,除了加大当天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千分之五的波动区间外,还可以通过直接调节中间价的方法。“而目前央行或采用后种方法,意欲测试市场对于未来可能扩大波幅政策出台的接受度。”
这与高层近期的表态不谋而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指出,将继续加大汇改力度,特别是较大幅度地实行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央行行长周小川近期也表示,由于改进产业结构,逐步减少顺差,现在人民币汇率距离均衡水平比较近,人民币汇率浮动幅度可以考虑适当加大。
中间价双向波动,打破了人民币单边升值预期。
最近一段时期,人民币即期汇价也剧烈波动。本周四,人民币对美元即期汇价创近三个月最大单日涨幅。对于未来走势,陆前进指出,鉴于外部经济环境对我国出口形势的不利,预计今年全年将呈现小额顺差格局。
这意味着,“未来人民币汇率可能在震荡中放慢升值步伐,但是,也不排除偶尔惯性上冲的可能性。”陆前进说。(上海证券报)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