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减税
这一次,发轫于2011年的新一轮税制改革,选择的是以结构性减税为突破口。
贾康认为,这个时候国家之所以愿意减税,一是国家财力雄厚。其次是外需市场不好也不稳,迫切需要扩大内需。而结构性减税是刺激内需的利器之一。
结构性减税不仅包含减税,也包含增税。比如资源税改革实际上就是增税。
推动资源税改革,和房产税一样,都是将税种纳入地方税,这被看做有利于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税务总局原副局长许善达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营业税改增值税改革,没有触动分税制的整个基本制度,但是会给中央和地方的分配关系带来新影响。至于个税改革的真问题,他认为,不是起征点高低的问题,而是要随着CPI的上涨,提高扣除额。
李炜光和贾康也都主张对个税综合改革,而不是简单的调整起征点。如何综合改革,李炜光以美国的例子解释说,美国人存在银行准备买房子的存款产生的利息、养育孩子和赡养老人的费用等都扣除出应纳税所得范围。
“我建议立即减税1万亿元来提高效率。”活跃的独立经济学家、玫瑰石公司董事谢国忠对南方周末记者说,“如果没有大规模减税的话,中国经济会有陷入滞胀的风险。”
不过,减税其实也是一门技术活儿。
“就像过分生长的野草一样,混乱的减税将扭曲人的行为,妨碍经济的发展,还夺走政府应有的收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DavidBrooks在最近的一篇专栏中提供了一个有趣的例子:假设五角大楼想买一架新战斗机,政府并不会直接写一张100亿美元的支票给制造商,而是免掉了制造商100亿美元的“武器供应税”。政府仍然可以得到飞机,制造商也通过税收减免获得了资金,而政客们会到处吹嘘自己削减了税收。
他的理由是,因为减税是隐性的,减税的利益很多流向了最不需要减税的群体那些有着优越的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的人,而不是脆弱的和事业刚刚起步的人。
因此,让税收变得更加简单,更加直接,让每一个人都看得懂,就更加重要了。来源南方周末)
相关链接:
委员热议税收制度:加税时如刘翔 减税时像蜗牛
在全国政协分组讨论会议中,不少委员痛批目前的税收制度。“我们国家在加税时,速度如刘翔;我们在减税时,速度如蜗牛”;工薪阶层、中小企业等都认为目前 税负重,税负重但福利低,也是不少市民群众最为不满意的。去年9月虽然提高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但很多人仍然认为“没感觉减负”了。众多政协委员在分组讨 论中提出要为个人、中小企业尤其是需要扶持的企业在税收上进行减负。[详细]
杨智勇:现行税制要进一步改革
中国社科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杨智勇告诉记者,对馒头、面条等生活必需品征收增值税,这是一种符合当下国家税制的正常税收,人们热议"馒头税"的背后却是民生税负的真实感受。
杨智勇认为,我国现行税制还需要进一步改革,不仅要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例,同时也要降低间接税的比例,当然就包括公众热议的增值税。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今年的工作要“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许多代表和委员也都提出了“结构性减税”的建议,网友更是呼吁结构性减税向食品领域倾斜。[详细]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