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出,尽管现在大部分造假者采取的手法都是用低档酒冒充高档酒出售,但是在造假过程中,一些造假者为了更加节省成本,或者为了增加酒精的度数,往往会往假酒里掺入工业酒精甲醇。医学专家指出,那些掺入工业酒精的假酒,对人体造成的危害堪比毒药,近年来致人死亡的假酒案中,涉案假酒大多都是掺了工业酒精的假酒。
中国毒理学会委员何日辉:
假酒危害大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含有大量的甲醇,而甲醇对人体的危害是很大的。以口服40%的甲醇为例,一般来说一次性口服5毫升, 就可以导致一个严重的中毒; 10毫升呢就可以导致失明;而30毫升就可以导致死亡。
专家告诉记者,甲醇中毒后不仅直接危害身体,对人的精神方面也会产生危害。
中国毒理学会委员何日辉:
中毒以后,患者可以出现一些幻听幻视一些幻觉,意识水平也会明显下降,比如出现意识模糊、谵妄,严重者可以出现昏迷,完全丧失这个意识。另外从心理方面上来看呢,这种突发性的严重的中毒事件,对这个患者而言是一个很大的创伤,可以导致他们出现一些急性的应激障碍,临床上可以表现为情绪极度不稳定,比如恐惧、抑郁等等,也会出现失眠。
近年来我国监管部门始终对制造假酒采取高压态势严厉打击。但时至今日,酒类造假却并没有销声匿迹。那么,假酒这只过街老鼠为什么屡禁不绝呢?
据公安部门介绍,一瓶假酒实际上包括三大件,即:外包装、酒瓶和酒,目前这三大件都有人在暗地生产,已经形成一条完整的地下产业链。
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高峰:
在全国已经形成了相当规模的伪劣商品的地下市场而且互相之间形成了一个紧密联系的利益链条,有生产环节,有原材料的供给环节,有运输环节、物流环节,也有消费环节。
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在酒类造假的三大件中,最容易造假的就是包装,只要拿来正宗厂家的包装,几乎所有的印刷厂都能仿造出来;而酒水主要是用口味香型相近的低价酒冒充,也不是难事;对于造假者特别是专门制造茅台、五粮液等高端酒的造假者来说,最麻烦的就是酒瓶,因为各大正宗酒厂高端酒的酒瓶基本都是专款专用,很难仿制出完全一样的产品来,所以,为了能做出仿真程度高的假酒,造假者就不得不四处回收正宗厂家的酒瓶。记者在北京调查发现,许多烟酒店都是一边卖酒,一边回收酒瓶,像普通茅台酒瓶,回收价每个50元左右,而15年的茅台年份酒,回收价高达四百元。
烟酒店销售人员:我就是收这个瓶子的,几十块钱。
记者:几十块钱,15年的呢?
烟酒店销售人员:15年的那个贵
烟酒店销售人员:
记者:你这是收酒瓶是吧
烟酒店销售人员:对
记者:多少钱? 15年的那个。
烟酒店销售人员:400(元)
业内人士透露,这些回收来的酒瓶,基本上都被造假者用于造假。
有专业的印刷厂帮助印刷外包装,市场上也不难找到口味香型相近的低价酒,再加上四处回收来的真酒瓶,这样造起假酒来非常简单,除了酒瓶是真的,其他全都是假冒。
专家指出,假酒犯罪屡禁不绝,还与不法分子作案手段越来越隐蔽、造假手法越来越高明有极大的关系。记者在北京、重庆、湖南等地采访时发现,几乎所有的造假窝点无一例外都隐藏在自然村里,而且造假人员基本都是一家人或者亲戚朋友在一起作案。执法人员介绍,对于这种家族式的造假行为,预防起来非常难。
北京市公安局大兴分局经侦大队副大队长扈爱民:
这个团伙应该说就是一个以家族性质的 就是主要是以一家人 父亲带领两个儿子 儿媳妇 甚至还有老伴 等这么一个家族式的这种团伙形式进行生产 销售这种假冒的高档名酒这么一个案子。
家族式造假为预防造假添加了重重屏障。工商执法人员还介绍,有些假酒案件即使被查获,但是由于目前酒类检测标准并不完善,造成明知是假酒,检测却都合格的不正常现象。例如重庆市工商局前不久查处的假冒红酒案件,就连造假人员自己都承认是假酒,但是工商部门送检后,检测的结果却都是合格产品。因为部分造假者往往会用合格的低档酒冒充高档酒,这样检测的结果就显示酒都是合格的。另一方面,国家标准中只规定检测酒精度、糖度等单项理化指标,而不检测葡萄原汁的实际含量,所以造假这就钻检测标准的空子,只要针对相应的检测项目,加入酒精、糖精等添加剂,也能一一检测合格。
重庆市工商局江北区工商分局廖拥军:
有些酒明知道是仿冒知名商品的冒牌酒,但是它查出来的指标就符合葡萄酒一个标准。那么在标准的制定上不完善。
查处难度大让造假者抱有侥幸心理。专家同时指出,违法成本低是造假者有恃无恐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按目前我国刑法规定,制假犯罪的单项刑事处罚,最高只能判处七年有期徒刑,这和制假犯罪所带来的巨额利益比起来,犯罪成本就非常低,所以犯罪复发率较高。因此相关执法人员建议,打击假酒这种涉及民生的问题,应该加大处罚力度。
公安部经侦局副局长高峰:
我们也向有关部门建议,加大法律惩处的力度,增加法律的威慑力,重判重处此类犯罪分子,使他们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以遏制这类犯罪再次发生的这种概率。
假酒的危害可以说是多方面的,既让消费者经济上受到了损失,又可能对喝酒人的身体健康造成难以估计的不良影响。而另外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是,假酒加工的水平越来越高,仿真程度逐渐提高,而且呈现出专业化和产业化的特点。越来越严密的假酒制售网络,越来越隐秘的假酒生产链条,无疑给执法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形成各地区、各部门联动的打假模式,还应该加大打击和处罚的力度,提高造假者的违法成本,从源头上遏制酒类造假高发的势头。好,感谢收看《每周质量报告》,下周同一时间再见。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