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阱二:用啥材料没标准。沈阳消费者肖彦龙在选购房子时,被精装房的样板间所吸引。“里面的用品大多是著名品牌,开发商也说装饰材料一定是样板间的品牌。”但在签合同的时候,合同内容让他傻了眼。
“合同中只写明了外墙、内墙等简单项目,关于装饰材料的品牌和施工工艺等诸多细节都未写进合同。”肖彦龙对合同起初并未在意,验房时才发现卫生间的马桶、瓷砖等,型号、规格都变了,根本不是样板间的豪华型。他找到开发商理论,却被工作人员“这些用品合同里没有约定”的答复噎得说不出话。
尚尔东建议,精装房经常出现的问题就是相关展示产品在实际交付后“大变脸”,所以购房前一定要在签订合同中注明所有装修项目名称,比如空调、热水器、淋浴设备、坐便器、洗手盆、涂料、板材等一切细节设施的品牌、价格标准、规格、型号等。只有在合同中标注清楚,才能避免隐患。另外,消费者在验房时一定要仔细对照住宅内的实际设备与合同是否相符。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