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日本震后十日:全球金融市场复位
来源:国际金融报 更新时间:2011/3/21 9:10:51   
>> 相关新闻链接
·规划出台在即 三大主线投资高端装备 ·展望“十二五”:做大的“蛋糕”怎么分好
·七国集团联手干预汇市 救日本等于救自己 ·日本强震冲击全球经济 九大领域遭“辐射”
·金融震荡还会来 超级繁荣挡不住 ·强震海啸重创日本汽车产业 日系合资车企同遭“震
·“瘦肉精”击中双汇发展 56只基金忐忑损失惨重 ·日本经济:将难出现V形反弹
·中国将斥资595亿元治理湘江重金属污染 ·“十二五”规划 提升智能电网股投资价值

  ■股市:全球反弹被延缓

  灾情大于预期 修复不容乐观

    在看似一晃而过的十日中,全球股市却发生了数起惊天动地的变化。在经过一次次创纪录的下跌和一次次值得玩味的反弹后,全球股市的命运又何去何从呢?

  多国股市齐祭

  上周,日本日经股指已经累计下跌了10.22%,东证指数下跌了9.3%。其中,地震后第一个交易日,3月14日,日经225指数跳空低开,收盘下跌6.18%。然而,日经指数所创下的近期大跌纪录只保持了一天,3月15日,由于对日本地震的恐慌升级至对日本核泄漏恐惧,日经225指数重挫10.55%,盘中最大跌幅高达14.55%。恐慌情绪迅速蔓延,使得原本表现“冷漠”的欧美资本市场也惊慌失措。

  美国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从3月11日至3月19日,累计下跌了1.53%;纳斯达克指数累计下跌2.65%;标准普尔500指数累计下跌1.91%。恒生指数上周五收报22300.23点,全周累计下跌949.55点,跌幅4.08%,创下逾10个月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而亚太市场中,相对比较封闭的中国A股,在过去的一周中,上证综指累计下跌了0.92%;深证成指全周下跌0.98%。

  全球股市在过去的10天中,几乎呈现集体下跌态势,根本原因便是这场百年罕见的大灾难。

  侥幸心理作祟

  值得注意的是,全球投资者刚开始并没有对日本大地震所产生的影响表现得悲观,甚至还有些侥幸心理,认为地震对经济的影响并不会那么严重。“地震的影响会很快过去”,“日本灾后重建会带来很多的机会”、“地震甚至还可能拉动周边国家的出口”,“对于医药等行业这或许是一个机会”……类似这样的言论在地震发生之后层出不穷。然而,地震发生之后接二连三的核泄漏危机,令全球投资者的侥幸心理彻底崩塌,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这场灾难究竟会给全球经济带来怎样的冲击。

  3月11日,日本地震发生时,日本股市已经收市;A股离收市还有一个多小时,上证指数下午冲高回落,最后一个小时下跌了1%。地震发生后,市场并没有充分预计到此次地震和次生灾害的破坏性,3月11日全球股市相对平静,当天表现较差的是香港恒生指数、德国法兰克福DAX指数,跌幅均小于2%,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甚至还上涨了0.50%。

  “核泄漏事件的确出人意料,这使得原本抱有侥幸心理的投资者转而悲观,这对市场反弹非常不利。”上海一位券商分析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指出,“本次日本地震的不确定因素太多,这使得全球股市的震荡加剧,机会很可能在下一个时间段中变成了风险,因此更多的投资者选择离场观望。”

  修复之路漫长

  可以肯定的是,全球股市的反弹脚步已经因为日本地震影响而放缓了脚步,那么全球股市需要用多久来修复地震利空的冲击呢?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不容乐观。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国海证券分析师指出,“日本地震使得全球产业链暂时缺失一环,以前日本进口的工业原材料有价格下跌的压力,这在大宗商品期货价格上已经反映出来,而日本进口的必需消费品和出口的产品有涨价的动力,总体上呈现下游产品涨价,上游产品价格下跌,这对全球消费品价格存在短期不利影响。”该分析师指出,考虑到日本震后的灾后重建新需求、以及地震之前就为全球所关注的中东北非乱局,配合美国逐步复苏的经济,全球物价上涨可能是必然趋势,全球货币政策正在由数量宽松逐渐退出。

  上述券商人士则向记者指出,“包括中国A股在内的全球多数主要市场,都是既有内部问题又有外部压力,短期内这些矛盾难以消除,市场的多空分歧也是越发加大,因此短期并不看好市场的反弹。” (本报记者 赵怡雯)

  ■金融:日元大玩“过山车”

  上下振幅近10% 中短期或走弱

    一夕之间上涨6.4%,一夕之间又下降3.2%,日本“3·11”地震后的日元走势着实大起大落了一把。在七国集团的“保驾护航”下,日元兑美元汇率重回81.00上方后,又是否能固守80.00上方,抑或好景难长?

  “显然,日本汇市动荡在所难免,这也是日本除救灾之外不得不直面的另一场战役,最终结局难料。”一位银行业内分析人士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不过,在近期七国集团达成共识的努力下,日元兑美元汇率很有可能在80.00上方盘整,甚至有可能上探至85.00。”

  大起后大落

  从日本震后,日本央行就开始接连宣布向市场注资,并进一步扩大资产购买计划规模。然而,在这一系列的量化宽松的操作下,日元不跌反涨,且逆势上扬的态势令日本政府及全球市场“胆战心惊”。3月17日亚洲汇市早盘日元兑美元一度急升至76.51日元,突破1995年4月创下的79.75的历史高点,达到二战以来最高水平。

  “震后日元的不断走高,在一定程度上的确受到海外资金回流日本,受到市场对日元需求增加的影响。此外,每年3月底4月初是日本的会计年度结算期,许多日本跨国企业往往在此时将资金汇回国内,这与地震后资金回流形成叠加效应。”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孙立坚对《国际金融报》记者指出,“不过,日元的大幅上扬更多可能源于投资者出现恐慌性的避险买盘,以及日元套息交易可能出现的平仓操作。”

  在日元一日间升值达6.4%的刺激下,日本政府紧急宣布将就日本的金融局势与七国集团进行电话会议。次日,日本与七国集团联合干预汇市。日本财务大臣野田佳彦表示,此次干预市场动用的资金规模将于两个月后公布。不过交易商预计涉及资金规模应该超过2万亿日元。此后,英国财政部和法国央行先后承认干预了日元,德国央行证实在干预市场,欧洲央行则拒绝置评。

  七国集团的联合干预对日元降温起到了立竿见影的作用,3月18日,日元兑美元汇率从盘初的78.89反弹至81.92,最终报收在81.40。

  短期再走弱

  “在七国集团联手干预汇市之后,至少在心理层面上一定程度地平复了市场的恐慌情绪。尤其,当前并不排除在必要时七国集团再次联手的可能性,因此在短期内,市场上的投机资本较难再出现‘羊群效应’。这势必将大大降低日元再度走高的可能性,不排除日元兑美元汇率在近期内升至85.00或86.00。”孙立坚指出。

  不过,孙立坚同时表示,日元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日本核污染的发展程度。“如果,日本的核危机出现进一步恶化的负面消息,且事态发展超出预期的话,不排除日元将再度大幅走升的可能。另外,日本的资本回流仍将持续一段时间,且保险公司一旦进入赔付进程,对日元需求的增加也有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推高日元。”

  但当前市场普遍认为,日元中短期内走弱的可能性更高。而日本央行坚定的超宽松货币政策也为日元的走软做着铺垫。截至目前,日本央行宣布的注资额度已经高达51.8万亿日元,相当于6400亿美元,这一规模显然已经超过美联储于去年宣布的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日本央行更是在上周五坚定表示,将会推行强有力的宽松货币政策,并继续提供充足的流动性,以保持市场稳定。

  瑞穗高级经济分析师山本康夫表示,并不排除日本央行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的可能。如果日本政府推出救灾的补充预算案,央行很可能买入更多政府债券,并继续扩大资产购买计划。虽然根据法律,日本央行不能直接购入政府债券,但是野田佳彦已经明确表示,关于此次日本央行是否被允许直接购买日本政府债券,会进行小心的讨论。孙立坚继而指出:“尽管进一步放缓货币政策势必将产生未来令人头痛的后遗症,但是显然为市场提供足够的流动性是日本央行当前的头等大事。”  (本报记者 付碧莲)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