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公司出产防核辐射通用原料铅
核辐射,或通常称之为放射性,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之中,核辐射是原子核从一种结构或一种能量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结构或另一种能量状态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微观粒子流。核辐射可以使物质引起电离或激发,故称为电离辐射。电离辐射又分直接致电离辐射和间接致电离辐射。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质子等带电粒子。间接致电离辐射包括光子、中子等不带电粒子,核辐射主要是α、β、γ三种射线。
在防核辐射方面主要材料也金属铅,专家表示,物质阻挡核辐射能力主要决定于2方面,首先是原子序数,其次是物质的密度,显然物质密度越高,阻挡能力越强。至于原子序数,一般原子序数越高,阻挡能力就越强。具体原理是放射线进入物质后,一般主要发生光电效应,康普顿效应。两种效应发生的可能性与阻挡物质的原子序数有关,原子序数越高,效应发生的几率就越大。除与上述两点因素有关外,还与伽马射线自身的能量有关系,能量越高,发生光电效应和康普顿效应的几率就越小,伽马射线的穿透能力就越强,等效于物质的阻挡能力越弱。铅的原子序数是82,是自然界中原子序数比较高的物质,当然阻挡核辐射的能力比较强,同时铅相对便宜,在大型防护工程使用具有可行性。
基于以上原因,相关铅板块值得关注,目前上市公司中开采铅的有以下几家:豫光金铅年生产铅25.77万吨;中金岭南年生产铅11.48万吨;株冶集团年生产铅11.00万吨;驰宏锌锗年生产铅8.66万吨;宏达股份年生产铅4.00万吨;罗平锌电年生产铅0.288万吨;锌业股份生产少量铅;西部矿业产出铅矿。
抗辐射药品有一定想象空间
3月12日,日本特大地震引发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放射性物质泄漏事件,并引发核电站1号机组厂房在当日下午发生氢气爆炸。坊间传说具有抗辐射功能的碘化钾片的生产厂商,成为“抗辐射药”概念的受益者。
受此影响,医药板块应声而起,14日医药板块涨幅达2.95%。其中,美罗药业表现最抢眼,14日和15日连续2天涨停,昨日涨幅为7.352%,3日以来累计涨幅达29.96%。力生制药14日涨幅为6.02%,15日涨幅为5.73%。
目前日本福岛核电站已有多个反应堆发生爆炸,有核辐射泄漏。据报道,日本政府计划向核电站附近居民发放碘片用于抵御核辐射的损害。由于泄漏的核辐射中,含有放射性同位素碘131 和铯137,食用碘片主要是减少对碘131 的摄入(碘131 在临床上用于放射性治疗肿瘤,但摄入量较多,会对甲状腺造成损害),然而碘片吃多了一样对身体有损伤。兴业证券认为,目前日本泄漏的核辐射尘埃尚未蔓延到我国,市场上对含碘药物的追捧,更多的还是心理因素。
据悉,截止目前为止尚未出现辐射伤害性病例。日本对影响区域内居民的预防手段主要是派发碘化钾片,属于早期的预防手段并尚未使用氨膦汀等抗辐射用药。国内企业中尚无公司获得碘化钾片或者其他抗辐射用药的出口认证,无法分享该部分市场。
对此,国都证券认为在发生下列情况时,相关上市公司才能真正获益:一是,日本核辐射范围继续扩散,并有扩散至其他国家的可能。出于安全考虑中国启动抗辐射药物储备计划。二是日本核辐射泄漏情况恶化,对外采购抗辐射用药,并放开对相关品种的认证要求,为国内企业提供出口机会。若以上情况出现,建议重点关注美罗药业。氨膦汀是目前获得FDA许可的抗辐射用药之一,而美罗药业则是氨膦汀的主要生产企业,市场份额在40%以上,具有较高的业绩弹性。
按照不同的治疗阶段,抗辐射用药分为预防性用药和治疗性用药。预防性用药属于防护性质,适用于暴露在辐射危险范围的人群,品种包括氨磷汀、碘酸钾、硫辛酸等。
兴业证券表示,推荐现代制药(硫辛酸出口日本,规模国内最大),其次推荐美罗药业、人福医药、力生制药。国都证券认为,氨膦汀是目前获得FDA许可的抗辐射用药之一,美罗药业则是氨膦汀的主要生产企业,市场份额在40%以上,具有较高的业绩弹性,建议重点关注。随着日本核电站局势的不确定性,抗辐射药品有一定想象空间。
同时还可关注人福医药机会。硫辛酸原料生产企业推荐现代制药。目前国内批准的上市公司较多,注射剂型的生产批件就有46个。对应上市公司包括,双鹭药业、华北制药、哈药集团、江苏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