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丰田召回引发质疑:汽车召回,为何国人抱怨多
来源:人民日报 更新时间:2011/2/14 9:36:59   
>> 相关新闻链接
·外资并购境内企业将安全审查 ·开通中行企业网银 享受打包套餐优惠
·iPad降税搅动电子产品价格 ·证监会拟允许期货公司开展期货投资咨询营利性业
·唐山工业实力几为石邯之和 ·万余岗位促就业惠民生
·发展现代农业增收致富 ·火车站车票预售时间恢复为8:30
·邮政推出“EMS情人节专递” ·业内人士:我国出现不以投资获利为目的的“终极藏
     农历兔年春节前夕,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宣布,因存在发动机漏油风险,在全球范围内召回近170万辆汽车。此后,国内媒体和网民对于这次召回不涉及中国市场的质疑声四起。

  我国汽车市场召回次数与数量达不到世界平均正常水平

  作为全球最大新车市场的消费者,中国消费者一直对汽车召回消息非常“过敏”。不光是丰田品牌,媒体一有报道说哪个品牌的汽车在美国或者其他海外市场主动召回了,消费者心里会立刻起“鸡皮疙瘩”:如果召回因零部件采购渠道差异不包括中国市场,消费者会怀疑其中有猫腻;如果召回包括中国市场,消费者会密切关注召回的时效、数量和待遇,看看有没有被怠慢。

  在汽车召回问题上,绝不能怪中国消费者太敏感,他们的“易过敏性”是国内疏松的监管环境和厂家长期以来的诚信和店大欺客的态度造成的,也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改变过来的。

  举例来说,在中国汽车市场连续两年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新车市场的时候,对比两国汽车销量和年召回数量与次数,显然不成正比。根据质检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有关领导提供的数据,2009年美国新车销量1043万辆,召回1784万辆、571次;日本新车销售460万辆,召回311万辆、291次;英国新车销量213万辆,召回76万辆、199次;而中国新车销量虽然高达1364万辆、居全球第一,召回却仅136万辆、56次。这意味着,在世界各国积极开展汽车召回管理,国外汽车企业也越来越重视产品安全的大背景下,我国汽车企业的责任意识仍有待加强,我国汽车市场的召回次数与数量还达不到世界平均正常水平,我国汽车召回制度急需完善。

  在中国市场,即使是主动召回,也往往会被披上一层妖魔化外衣

  值得担忧的一个问题是,近些年,随着外资品牌在中国市场本地化生产程度的提高,零部件本土化采购规模越来越大。而纵观国际车坛的召回趋势,因为汽车大量使用电子系统,各大汽车巨头竞相采用平台战略,为压缩采购成本进行规模越来越大的集中采购等,造成大规模召回接连不断。这意味着中国市场的零部件采购体系越来越“自成一家”,也自然越来越远离美国、日本等汽车强国召回或缺陷调查引发的“惠及”。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我们没有足够强硬和强大的召回调查能力和法规威慑力,对国内消费者的保护将软弱乏力,消费者对待海外召回消息的“过敏反应”恐怕也会越来越严重。

  另外一个阻碍汽车召回制度深入实施的因素是在中国市场,即使是主动召回,也往往会被披上一层妖魔化的外衣。这种现象背后隐藏的是因为长期信息不对称,引发的弱势消费者对强势厂家的极度不信任,以及一些媒体对待真正的主动召回的误读。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