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 详细] |
 |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 详细] |
 |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 详细] |
 |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 详细] |
 |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 详细] |
 |
|
|
|
|
|
|
平泉“组织联建”带动农民致富 |
来源:河北日报 更新时间:2011/1/24 9:46:12 |
 |
>> 相关新闻链接 |
|
|
|
本报讯(通讯员闫鹏、杨海生 记者李建成)在创先争优活动开展过程中,平泉县针对农村基层党组织薄弱问题,打破地域和行业界限,创新党组织设置方式,实施“组织联建”,创建了城乡一体的组织带动新体系。目前在该县活跃着800余个基层党组织,带动全县近20万农民人均增收500元以上。 平泉将党员人数多、特色产业明显、党员带头能力强的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在村党总支的领导下分设不同类型的党支部,推动基层党组织设置动态延伸和全方位覆盖。黄土梁子镇梁后村支部根据党员特点设立了青年创业、农业产业、维稳议政、养殖专业合作社四个分支部。其中养殖分支部已有党员28名,包括邻村党员13名。支部活动时,党员们一起探讨推广养殖技术,已带动周边800余名群众共同致富。目前,全县已建立党总支30余个,村分支部近200个,大大增强了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带动力。 依托农村党组织的引领优势和产业能人党员的集中带动优势,推动农村产业更好更快发展。该县立足产业发展,推行“支部+合作社+农户”、“支部+协会+基地”、村企联建等模式,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专业协会里,建在产业园区中。道虎沟乡双峰村党支部成立了果品经济合作社,通过党员带动所有社员参与“统一修剪、统一疏花、统一套袋、统一收果、统一销售”等管理,有效解决了果农在物资供应、技术管理、果品销售等方面的难题,壮大了果品产业规模,形成了市场竞争优势,带动农民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目前,该县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85家,会员7600多人,党员1731名,已调整建立产业型党组织达到85家,会员7600多人,党员1731名,已调整建立产业型党组织82个,直接带动从事相关产业的10万农民致富。 针对各乡镇发展不平衡的实际,该县实施区域联建,建立区域型党组织。按照“地域相邻、联系紧密、工作互融”的原则将全县24个乡镇党委分为四个区域。县直机关、城区街道、非公有制企业、教育、卫生党工委分别与5—6个乡镇党委划片组团。各区域型党组织根据本区域的地理条件、产业特点,确定区域发展主题。区域内各党(工)委每月轮流主持召开区域党建联系会议,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截至目前,共结成联建对子80对,开展联建活动30次,制定互助计划32项,发展联建致富项目14项,投入互助资金50余万元。先后总结推广了南五十家子镇“包村抓组”、黄土梁子镇“岗、责、评、奖”四位一体党员教育管理机制等经验做法。并谋划了北部蔬菜、食用菌产业,南部水果产业,东部养殖产业等富民产业,带动农民致富。 同时,结合县域文化产业发展实施了村企校联建工程,组织县美术中学、烹饪技术学校的党员教师为各村赋闲在家的妇女和搬进新民居的失地农民教授活性炭雕刻、布糊画绘画、十字绣、食用菌烹饪等技术,仅平泉镇土城子村就有200多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走进了工厂,吃上“文化饭”。
责任编辑:cprpw |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