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今年情况,姚景源认为不会出现物价的暴涨。一方面,中国连续7年粮食丰收,库存充裕。另一方面,工业品的总体状况是总供给略大于总需求。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部宏观经济处处长王军也认为:“就2011年来看,我们的物价水平全面持续大幅上涨的基础并不存在。”他说,蔬菜、农产品价格上涨具有一定的周期性和短期性,国务院已经出台了16条针对稳定物价平稳推进的措施,这些措施在将来会逐渐发挥作用。
而且从金融角度来讲,中国的货 币 政 策 取 向 从 适 度 宽 松 转 向 稳健 , 去 年 连 续6次 提 高 了 准 备 金率,2次提高基准利率,1月14日又提高了准备金率,这些措施都是非常及时和正确的,也将会在未来发挥作用。
持同样观点的还有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他说:“从实体经济来看,我认为今年没有很高的价格上涨。包括劳动工资成本的补偿,包括资源环境要素成本的补偿,这些方面确实导致成本不断上升,特别对务农的工资补偿,这是推动价格上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价格的变化最直接的还是决定于市场供求关系,成本的补偿能不能为市场所接受还是由供求关系说了算。我认为成本推动的价格上涨是比较温和的。”
张立群表示,由于中国现在整个实体经济,无论是工业消费品,还是工业生产资料,包括农产品,都是供求大体平衡,甚至在局部有供大于求的情况。所以2011年无论是食品价格、工业消费品价格还是工 业 生 产 资 料 价 格 涨 幅 都 不 会 很高。
风险:警惕资产价格泡沫
不过张立群同时表示,今年应该担心资产价格泡沫膨胀的问题。
他说,从货币和金融情况来看,现在整个市场的流动性进一步发展,货币供给量增长加快的可能性加大。特别是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对中国的影响不容忽视。在这种情况下,过多的资金,包括大量的民间游资,在通货膨胀预期的鼓舞下都要进行投资。这对资产市场、对可能会被作为资产来炒作的产品的压力是比较大的。
“所以,我觉得今年房地产市场调控难度是非常大的,股市我们也要加强关注。”张立群说,“要努力控制资产价格泡沫的发生,今年这个方面风险还是非常大的。”
中国房地产经理人联盟秘书长陈云峰对今年房价的预测增加了这种担心。他预测2011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城市的房价还会上涨20%左右。
陈云峰说,2010年房地产上获得 的 销 售 收 入 远 比 受 到 的 惊 吓 要大。虽然2010年中国政府对房地产市 场 实 行 了 非 常 严 厉 的 差 别 化 政策,但是北京五环以内的房价仍然上涨超过20%,如果不调控将超过50%。
而且根据北京市的调控政策,未来北京所有住宅用地供应中70%将供给保障性住房,那就意味着商品房的供应量将进一步下降。由于保障性住房只供给北京市民,这就意味着非京户口者只能去抢更少的商品房,这就造成了更加突出的供需矛盾。
对策:稳健货币政策有利于控制通胀
针对今年可能面临的物价上涨压力和资产价格问题,中央已将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国家发改委财金司副司长曹文炼表示,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这是宏观调控政策一个重要调整,也是根据现阶段国内外经济形势做出的正确选择。中国现在面临的国内外形势跟一年多以前也有所不同。当前国内外流动性都很充裕,需要货币政策及时调整和转向,这样有利于控制通胀,有利于防止市场泡沫。
据曹文炼介绍,2011年稳健的货币政策主要有四方面的内涵:一是强调控制总量,控制货币的增长和信贷的投放,使它低于上一年,这样才能有效地把握好流动性和控制通货膨胀的趋势。二是保增长,稳健的货币政策应该使更多的信贷资金流到实体经济,因为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要为今年的经济增长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三是要加大信贷结构调整,有保有压,有扶有控,使我国信贷向中小企业、“三农”等一些薄弱领域倾斜,防止“两高”、过热产业吸纳信贷资金。四是要关注金融领域系统风险,防止金融市场过多波动。
他说,现在总体上国际金融危机最严峻的时刻、最动荡的状态已经有所缓和,对我国经济来讲,外需形势已经有了比较明显的改观,对外贸易已经成了恢复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且我国经济经过四万亿投资的带动,在全世界率先走上了恢复增长的道路。所以在这个时刻,货币政策调整转向可以保证我国经济继续平稳较快发展。(方烨)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