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水建设
改善农业灌溉条件
小项目改善大民生。依托国家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现代农业、农资综合补贴和市级小型农田水利项目,我市抓好以高效节水、灌区末级渠系改造、小型水源为主要内容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同时创新“民办公助”机制,规范建设程序,使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眼下在新乐市,小型农田水利项目建设正酣。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包括工程建设、计量设施建设等,在化皮镇赵门村、长寿街道办吴家庄村等5个村庄发展管灌10000亩,田间有机井,地下铺设硬塑管道,不仅提高了水资源的有效利用率,而且节地、节能、省工、增产效益明显。据统计,年实现节水100万立方米,年省工1万个,节地100亩,年节能效益6.08万元,总效益57.78万元。由于有完善的水利设施,新乐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涨,催生了一大批种粮大户、土地流转承包农业合作社,有效保证了粮食安全生产。
新乐市的小农田水利建设只是我市的一个缩影,晋州、无极、行唐三县(市)日前被财政部、水利部确定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他们以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项目为平台,积极整合各种专项资金,集中用于高标准粮田节水项目建设,经过3年左右建设,项目县基本完成县域内主要小型农田水利工程配套改造,达到了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能力明显增强的效果。
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可产生良好的效益,经过几年的节水灌溉续建配套工程建设,我市农田灌溉条件得到了根本改善,粮食产量不断增加,农民得到了实惠。真正做到遇旱可灌、有涝能排,促进了农业高产稳定,免灾减灾,为农民增收提供了安全保障。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