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8月以来连续4个月回升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出现回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CFLP)1月1日公布数据显示,2010年12月我国PMI为53.9%,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汇丰PMI也表现出同样的趋势。2010年1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为54.4%,在连续4个月上升后,略有回调。作为经济的先行指标,PMI回落预示着未来一段时间经济增速或许会有所下滑。
经济平稳增长态势确立
CFLP有关人士指出,PMI指数回落,是货币政策回归稳健,加快经济结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以及为稳定物价对一些行业“有保有压”等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属于经济自发、主动性调整。
汇丰报告也显示,2010年12月汇丰中国制造业PMI为三个月以来最低,但仍高于长期平均值52.3%,表明制造业整体经营状况继续向好,仍然处在复苏通道之中。
从各分项指数来看,大多呈现下降态势。同上月相比,新出口订单指数、积压订单指数、产成品库存指数、原材料库存指数、供应商配送时间指数上升,但升幅较小,多在1个百分点以内;其余各指数均有所下降。其中新订单指数、购进价格指数降幅较大,分别为2.9和6.8个百分点。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分析认为:“2010年12月PMI指数较上月降低1.3个百分点,其中新订单指数下降比较明显,值得关注。2010年11月工业增加值增长率较上月略有提高,出口和投资增长率明显提高,从这些情况来看,未来经济下行趋势不会很明显。”
分行业看,20个行业中,以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金属制品业、饮料制造业为首的14个行业高于50%,为首的4个行业达到60%以上;化纤制造及橡胶塑料制品业、纺织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低于50%。从产品类型看,原材料与能源类企业低于50%;中间品、生活消费品和生产用制成品类企业高于50%。
价格水平回落 后期压力仍较大
值得注意的是,去年12月PMI分项指标中购进价格指数为66.7%,比上月回落6.8个百分点,回落态势较为明显,这说明国家一系列稳定物价的措施初见成效。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