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争议性强 不满缘自对通货膨胀的担忧
吧主:此次茅台酒价格大幅上涨引发比较多的争议。据某财经网站的一份调查显示,45.45%的网友认为不合理,42.56%的网友认为合理。作为非普通商品,这次涨价不关乎民生,为何会如此受关注?
吴诗启:从茅台厂商的角度说,涨价是一个理性的市场选择。既然涨价不会导致市场需求的萎缩,甚至还能进一步强化其高端品牌形象,那么,作为理性的经济体,涨价是必然选择。从市场的角度来看,涨价也是正常的市场行为,现在很多人对茅台涨价的不满,一来是进一步强化了对通货膨胀的担忧,二来是对公务消费的微词。
杨建华:是的。我们不但要强调“理性消费”,还要强调“责任消费”。比如,不损害环境;符合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状况,对家庭负责任;遏制过度的公务消费和开支,对老百姓负责任。值得一提的是,政府的消费行为,对民众有一定的引领作用,所以,在引导“责任消费”方面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限价措施 厂商限价措施水分多多
吧主:据悉,茅台公司对53度飞天茅台限价959元/瓶。但据了解,多数商店零售价在1200元/瓶以上,远超过限价。为何限价会失效?该不该限价,或者有无更好的办法?
吴诗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限价是违背经济规律的,也注定不可能成功。每个经销商都会从自身的利益和自己对市场的判断出发,决定零售的价格,仅仅依靠厂商的限价措施很难收到成效,何况厂商的限价措施本身也水分多多,流于形式。在53度茅台零售价普遍达到1200多元以上的情况下,零售价限至每瓶959元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厂家显然难以干涉一级经销商之外的群体。所以,限价的举措从根本来看,还要从需求方面着手。比如,抑制公务消费。
杨建华:在通胀背景下,茅台公司的涨价行为面临各方的压力,其出台的限价措施更像表达一个态度,可谓“形同虚设”。正如吴博士所言,如果能对过度的公务消费进行约束,能一定程度有效地减少市场需求。这样一来,不但能间接调节茅台酒的价格,也可以使政府的财政款更多地投到民生。
提价能力就是市场权力
价格大幅上涨,仍然供不应求。这就是资本市场上讲的“企业拥有提价能力”,也是很多企业努力的方向。那么,如何打造一个有提价能力的品牌企业?吴诗启博士对此有精彩观点。
提价能力也可以说是市场权力,源自企业科研实力和品牌(文化、内涵),表现为对市场态势的把握和控制能力。打造提价能力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提高品牌忠诚度。品牌忠诚是市场营销活动的中心,反映出一个消费者转向另一品牌的可能程度。
●使品牌成为符号。当你的品牌成为奢侈品的符号,此时提价也不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提高消费者转移成本。当消费者越来越习惯你的品牌,若转向其他竞争对手需要付出额外的成本的时候,很多消费者会选择留下,即使你的价格出现上涨。
●垄断。垄断必然导致市场的强势,提价能力自然强大。高端白酒可以说属于市场垄断性质,说起高端白酒,就是“茅五剑”,其他品牌进入这个阵营的难度很大。策划/一舟 文字整理/记者陈恩挚
新华财经综合报道:
十七媒体痛批茅台限价令 故伎重演被疑成废纸
十媒体抨击茅台涨价 拿国家利益忽悠公款吃喝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