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农民“被上楼”
话题背景:一场让农民“上楼”的运动,正在全国许多地方上演。集中居住、旧村改造、加快城镇化步伐成了堂皇的理由,而其实质,正如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陈锡文指出的,是把农村建设用地倒过来给城镇用。舆论认为,这种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的做法,如果严重违背农民意愿,肆意侵犯农民权益,将会演变成一场新的圈地运动。

今年以来,大蒜、绿豆、叶菜、玉米等农产品接力般地涨价
编辑点评:农民“被上楼”已有多年,中央也批过多次,然而不但不见收敛,还愈演愈烈了。对建设用地的极大渴求,对土地财政的深度依赖,已使一些地方政府欲罢不能。这条不归路还要走多远?
校园安全频敲警钟
话题背景:3月23日至5月12日,在福建南平、广东雷州、江苏泰州等地,50天内相继发生了6起校园袭击事件,造成多名师生伤亡。流血死人的惨剧使观者泪下,接连发生的校园悲剧更让大众忧心如焚。政府对这些案件高度重视,除了采取强有力的治安措施外,正在着力解决一些深层次问题,包括处理社会矛盾,化解纠纷,加强基层调解作用等。
编辑点评: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摇篮,也应该是学生健康平安成长的乐园。如何让校园成为一片安宁乐土,让无辜的孩子不再受到伤害?关键在于政府、社会、学校、家人携手编织一张安全保护网。
地沟油回流餐桌
话题背景:今年3月,一则消息让人大倒胃口。武汉工业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全国粮油标准化委员会油料和油脂工作组组长何东平爆料说,据他估计,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万吨~300万吨,我们每吃10顿饭,就有1顿碰上地沟油。而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是一种强烈的致癌物质,其毒性为砒霜的100倍。尽管此后何教授对上述说法予以了修正,但民众关于地沟油的恐惧却郁结于心,久久不能散去。
编辑点评:“九龙治水”不改,食品安全难求。地沟油、毒奶粉、假蜂胶……还有什么等待着我们?
“入托难”困扰年轻父母
话题背景:今年以来,“入托难”的报道频见报端。“入托难”已成为困扰群众的热点问题,甚至出现了家长通宵排队争抢入园名额的现象。“入托难”的背后,既有人口大量集中的客观原因,也与学前教育资源短缺密不可分。前不久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就解决“入园难”问题提出五项措施,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编辑点评:在公办幼儿园无法一次性满足入园需求的情况下,政府部门应首先投入资金,帮助民办幼儿园改善办学条件、设施和师资队伍建设,使这些幼儿园转变为合格的学前教育机构。
户籍改革深度推进
话题背景:11月16日,成都宣布“彻底破除城乡居民身份差异,城乡统一户籍,实现居民自由迁徙”,并于2012年实现城乡统一户籍。今年以来,重庆等地先后启动统筹城乡户籍改革规划。长期以来,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绝大部分农民工无法在城市安居乐业。金融危机中农民工失业返乡潮、今年初的沿海企业“用工荒”印证着,不适时改革现行户籍制度,将严重影响我国城镇化、工业化进程。
编辑点评:不少地方在探索户籍制度改革,但一些做法并未如人们预想的那样受到城乡居民普遍认可,大量农村户籍居民对转为城镇户籍不热心、不积极。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对以放弃承包经营的土地为代价转为城镇户籍后的生活保障缺乏信心。这说明,户籍改革的关键是解决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