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为明年经济工作破题定调。
时隔六年,中国将再度实施“一松一稳”的调控组合——积极财政政策和稳健货币政策,“稳定经济增长”的新提法显示淡化经济增速目标的思路更加明晰。站在“十二五”的崭新起点,经济调控更蕴含着时代新意。
明年经济调控将深刻围绕“十二五”规划主题主线进行,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中国证券报认为,以扩大居民消费、统筹城乡区域发展、促进自主创新为三大主线,我国将展开经济结构新一轮战略性调整的进程,并以此开启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的通道。
展望明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的“反危机”需求刺激政策将进一步淡出,财政、货币政策也将相应地发生明显变化。
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继续发挥财政政策“调结构”的积极作用,为稳定国内经济增长“托底”。但与前两年相比,明年基建投资、结构性减税等方面的财政支出规模将有所缩减,而战略性新兴产业、保障性住房、改善分配等惠及民生的支出规模则可能增加。由于我国经济已经企稳向好,预计明年的赤字率将在前两年3%的基础上适当下降。
货币政策由“适度宽松”转向“稳健”,则更为引人注目。目前来看,明年我国的货币供应、新增信贷增速将有所回落。货币政策在提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所必需的流动性之外,整体操作将趋于回归常态。目前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已经超过3%的通胀警戒线,货币政策还承担着管理通胀预期的重任,加息和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均有空间。此外,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利率市场化等措施也有可能适时推出。
从调控主基调上看,“三个关系”的提法也发生微妙变化,“明年要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稳定经济增长、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货膨胀预期的关系”,“稳定经济增长”的表述首次出现。中国证券报认为,以“稳增长”代替前两年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意味着我国不追求过高的经济短期增速,在明年GDP增速有望维持在9%左右的潜在增长水平的情况下,致力于实现最终消费、固定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协调拉动经济的局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