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以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超市生鲜部为载体的菜市场网络体系
本报讯(记者赵红梅)12月1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促进蔬菜生产保障市场供应和价格基本稳定工作的意见》提出,力争在今后5年内,改造提升30家产地型批发市场、10家销地型批发市场。从今年起,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在全省建设600家标准化城市菜市场。构建从“田间”到“餐桌”全过程的质量监控机制和质量追溯体系,保障蔬菜质量安全。
抓好24个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县基地建设
意见要求,认真抓好24个省级蔬菜产业示范县建设,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资金、项目安排上要向示范县倾斜,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改善蔬菜生产条件。到2012年,示范县的蔬菜生产标准园实现通路、通电和通水,蔬菜产后全部经过预冷处理。从2011年起,恢复征收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用地单位缴纳的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全部用于建设新菜地和发展蔬菜生产。
40家批发市场600家标准化城市菜市场促产销衔接
力争在今后5年内,改造提升乐亭冀东果菜、高邑蔬菜市场、河北大河农产品物流中心等30家产地型批发市场和石家庄桥西、唐山荷花坑等10家销地型批发市场,建立和完善冷链物流、信息处理及检验检测系统,促进产销衔接。
从今年起,力争用两到三年时间,有计划、有步骤地完成600家标准化城市菜市场新建、改造升级的建设整治任务,建立以城市标准化菜市场、便民菜店以及超市生鲜部为载体的菜市场网络体系。
推行订单生产,实现产销挂钩
意见要求,各地要支持鼓励蔬菜专业合作社与省内外批发市场、连锁超市、经营团体开展合作,签订长期产销合作协议,推行订单生产,实现产销挂钩。以“农超对接”工作为抓手,积极引导大型连锁超市、零售流通企业与蔬菜生产基地、批发市场或蔬菜生产合作社对接,建立蔬菜直采基地,减少蔬菜流通环节,稳定蔬菜销售渠道。每年扶持一批“农超对接”项目,推动产地蔬菜直接进超市、进市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