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根据《北京市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变动应急预案》,一旦物价上涨对于低保户等低收入群体的影响达到应急预案规定的标准,民政部门就会通过临时救助、发放临时生活补贴等形式,缓解低收入者的生活困难。当物价回落到上年同期水平3个月后,临时生活补贴会停止发放。如果物价持续上涨,民政部门就会考虑调整低保标准,提高救助水平。
>>反应
希望补助能稍微多点
“我从广播里听到说要发补贴的消息了!”昨天,当记者联系上低保户张迎春时,她在电话那头有点激动地说,“开始我还以为是每个月100元,可后来一问说是一次性地发100元,花完这钱以后怎么办呢?”
张迎春家住呼家楼附近,是一名肢体残疾人,爱人是盲人,两人没有工作,也没有孩子,唯一的经济来源就是两人每个月不到1000元的低保金。张迎春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每个月1号拿到低保金后,先要买好水、煤气,交电话费,然后要买好米、面、油、盐等,“这些基本生活开支一出去,到每个月七八号,1000元的低保金就只剩下两三百元钱了,我和爱人就要用这些钱撑到月底。”
因为物价上涨得厉害,张迎春经常骑着小三轮车,和爱人一起到五环外的大黄庄以及四环石佛营附近的菜市场买菜,“买纸什么的都是等超市打折做活动时,听说哪有便宜的,我们就赶紧去,实在是没辙啊。”
“现在物价涨得太厉害了,(补贴)能不能稍微多点啊?”张迎春说。
>>释疑
金额据物价因素确定
每人发放100元的标准是否太少?市民政局低保处负责人表示,此次临时生活救助金额的额度是根据粮油和副食品价格上涨情况等因素综合测算确定,实际上是今年第四季度发放的临时生活补贴。明年本市将结合物价走势情况,调高低保标准。
据了解,这是本市第二次为全市低保户发放临时生活补贴。2007年10月,由于物价持续上涨,本市就曾首次启动应急预案,向全市低保户发放了每人每月20元的临时生活补贴,并连续发放了5个月。后因本市基本生活消费品价格持续在较高水平运行,经市政府批准,临时生活补贴发放期限又再次延长3个月。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