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作为宏观经济指标,CPI反映了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变化。生活中,我们每个家庭在买菜、购房、交水电费等日常消费中,都会感知CPI的高低变化。那么,我们时下在吃、穿、住、行方面的开销是多了,还是少了?读者可以随记者一起感受CPI给我们生活带来的变化。
本报讯(记者段丽茜)日前,我省10月份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出炉:同比上涨3.9%,涨幅创今年新高。“CPI是什么我不懂,老百姓最关心吃,我的感觉是食品价格涨了很多。”11月17日,家住省会青园小区的邱阿姨说。
50块钱很快花完
“鸡蛋4块4一斤,前几天还4块2一斤呢。”邱阿姨有些意外。“秋天以后,鸡蛋、菜的价格涨了不少,有些菜比去年快贵一倍了。”邱阿姨指着刚买的菜花、白萝卜等说:“这不,50块钱很快花完了。”
邱阿姨的感觉反映到CPI上,就是食品类价格成为推涨CPI的重要因素。据了解,10月份,我省食品类价格与9月份相比,上升了1.8%。与去年同期相比,食品类上涨了10.3%。
白菜等价格下降
“白菜零买八毛一斤,成袋买28块,平均每斤五毛一二。”听了摊贩介绍,邱阿姨感觉稍稍心安。“白菜降了两毛。现在是储存大白菜的时候,可以再等等看,是不是价格还能再降降。”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