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趋紧是主流
高收入、高消费,本身就蕴藏一定的风险。更何况,我国房地产企业的开发资金主要来自企业自有资金、国内贷款和预售款。在国内信贷收紧,上市房企的增发、发行融资券等也一一被打压的情况下,单靠销售回款支撑房企运转,会面临很大的压力。
房企资金趋紧的情况,在房企的三季报中有明显体现。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已经公布三季报的56家房企,三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值为-521.83亿元,而去年同期达到392.93亿元。即使是“万保招金”四大地产龙头,三季度现金流同比减少均超过了140%,其中减少最多的接近了600%。统计显示,四大龙头三季度的总现金流也为-240.81亿元。
不仅如此,根据Wind统计显示,26日前公布三季报的A股49家上市房企,存货达到5000亿元,比今年年中的4626.65亿元又有了增长。在限购、限贷、加息等措施的冲击下,四季度销售估计很难复制前三季的势头,该部分存货滞销后的资产减值压力,将使房企的资金紧张情况加剧。
高成本融资缓解压力
对于资金链紧张的开发商,知名财经评论员叶檀形象地形容为“被架在火上烤”。为摆脱这种悲惨的状况,开发商想尽办法开辟更多融资渠道以缓解资金压力。
海外融资就是一个渠道。方兴地产、龙湖地产、远洋地产、恒大地产、碧桂园等在港上市房企相继推出海外融资计划,且均以数十亿港元计。据统计,今年以来在港上市房企的海外融资规模,已经远超过去3年的平均水平。此外,房地产信托也被更多房企盯上。据用益信托统计显示,2010年7月、8月我国房地产信托发行规模共计433亿元,和2009年全年的发行规模449亿元相当。而到了9月份,房地产信托的发行规模已接近1300亿元,接近去年全年发行规模的3倍;10月份的发行规模,则和9月份相当。借道房地产信托,开发商要付出很高的成本。加上管理费等各种费用,房地产信托的融资成本可以高达25%。
因此,对于房企而言,最好的办法还是多卖楼。而要多卖楼,降价促销是很好的手段。有业内人士预计,“今年最后两个月发展商的降价促销活动将此起彼伏”。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