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云:“用不正当手段达到的目的,不是正当的目的。”如今,越来越多的恶性竞争手段出现在同一个行业之中,尤其是快消品、互联网、家电等竞争激烈的行业。为了排除异己、攻城略地,手段也在不断“推陈出新”:黑公关、口水战、终端封杀、技术屏蔽、贴身肉搏、诉讼……无所不用其极。攻击对手的同时,也伤害了自己。
恶性竞争手段大盘点
手段1 技术屏蔽
案例1:腾讯、360
昨日中午,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腾讯公司起诉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和北京三际无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涉嫌不正当竞争案。昨日晚间时分,腾讯又发布公告,称360软件对QQ的多项功能进行破坏,为了避免敏感信息被盗取,建议用户立即卸载360软件后重新登录QQ。
此次事件源起于2010年9月27日,360新推出一款仅针对腾讯QQ软件的名为“360隐私保护器”的工具软件,正式向腾讯宣战,将二者持续多年的“暗战”演化成了明斗。360方面称,某些客户端软件会在后台密集扫描用户硬盘,并悄悄查看与自身功能毫不相关的文件,而“360隐私保护器”可实时监测并曝光客户端软件窥视用户计算机隐私的行为。
紧接着,360又推出“扣扣保镖”,在QQ体检、查杀QQ盗号木马等板块的基础上,新增了阻止QQ强行静默扫描用户硬盘功能。随后就有网民发现,安装启用“扣扣保镖”后,QQ不能正常升级,不断被提醒有360在影响进程,不得不关闭360安全卫士才能进行。
双方矛盾一步步升级。10月14日晚,腾讯发出公告称正式起诉360不正当竞争,要求奇虎及其关联公司停止侵权、公开道歉并做出赔偿。而360也向媒体表示:“QQ窥私事发后,腾讯发假新闻说360涉黄,并用技术手段全面封杀360隐私保护器的下载地址,阻止网民下载,对此,360将提起反诉。”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