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搭“末班车”制造新纪录
去年5月22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启动,确定了新股发行价完全市场化、不再实行窗口指导和人为控制发行价的原则,同时提高了中小散户的网上中签率。经过一年多改革运行,目前新股发行市场化定价改革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一级市场、二级市场定价基准开始接轨。但是新股发行“三高”问题仍然是困扰市场的主要矛盾和焦点,部分二级市场参与炒作新股的投资者损失严重。
统计数据表明,在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前的2007年和2008年,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是28.2和26.6倍。启动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以来,中小板的平均市盈率已接近50倍左右。而上海主板新股发行市盈率40倍左右,创业板平均发行市盈率超过60倍。
以沃森生物为例,此次新股申购不仅创下发行市盈率最高新纪录。通过本次上市发行,沃森生物还将募集资金23.75亿元,较其计划募资4.15亿元,超出19.6亿元,超募4.73倍。
业内人士分析,本周申购的8只新股之所以获得如此高的发行市盈率,关键在于赶上了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实施前的“末班车”。据了解,在新股发行体制第二阶段改革正式实施的11月1日之前拿到发行批文的IPO企业,都能赶上新方法实施前的“末班车”。
首试新规定市场寄厚望
据了解,目前有3只中小板新股获得IPO申请批文,并将成为首次尝试新规定的上市公司。
据深交所公告,这三只新股分别为老板电器、天广消防和涪陵榨菜,三只股票询价推介时间为11月3日-5日,申购日期和缴款日为11月10日。据业内人士透露,这一批次新股将按照新股发行第二阶段改革相关规定执行,包括完善报价申购和配售约束机制,网下配售也将采取摇号方式;扩大询价对象范围,引进有较高定价能力、优质长期的机构投资者等,其中就包括引入私募机构。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