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比傲
独立经济学家谢国忠曾经写道,经济学既不是科学也不是哲学。现代经济学使用复杂的数学运算来赋予自己科学的假象,这非常有误导性,有时甚至会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我们生活在一个全球化时代的经济世界中,毫无疑问会受到经济运行的影响。但不要忘了,这个经济世界是由数十亿人类个体组成的,我们各自的想法和行动并不能完全用科学来解释,也绝非更复杂的数学运算所能预测的。我们的心理影响着经济发展,决定着经济政策的成效。
在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看来,日本经济长期低迷的症结就在于日本人的保守心理。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政府依照传统经济学理论,增加财政支出进行公共投资,采用超低利率政策刺激企业投资,大量增加货币供应促进流动性,但这并没有让日本重振昔日雄风,经济仍然持续低迷。由此可见,正如谢国忠所言,经济学绝非科学,传统经济学理论无法在这个并非完美的现实世界中良好运转。
那么,日本应该何去何从?大前研一提出了“心理经济学”的概念,认为转变心态是恢复经济最有效的方法。他的著作《心理经济学》一书就针对日本经济当前的局面,提出了具体的解决之道。
大前研一指出,在全球化经济时代,心理极大的左右着资金的流动。日本人固有的保守退缩心理,极大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只要改变日本人的心理,就可能解决日本的严重经济问题。
日本人拥有的个人金融资产高达1500万亿日元,位居世界前列。他们拥有大笔金融资产却担忧年老后的生活,平均每人留下3500万日元遗产离开人世。日本的养老金是世界上最高的,储蓄也是世界上最多的,老年人中大多数人领取养老金之后存款反而增加了。
如此庞大的金融资产并没有投向消费领域,而是在银行里睡大觉,不懂花钱的老年人手中持有大量的金融资产,而真正需要花钱的年轻人,手头却不宽裕没钱花,消费自然无法增长。这是日本经济无法摆脱低迷的重要原因。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