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棉麻成本、以及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以代加工为主的生产模式已经难以满足不少纺织企业的发展需求。在昨天由中国时尚同盟与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时尚产业论坛上,国际流行色委员会主席 Ornella Big-nami、联想集团副总裁姚映佳、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夏令敏等与会专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中国时尚产业的未来之路。
时尚产业外延逐渐扩大
在我国,“时尚产业”这一说法最早出现在2008年9月17日,上海市经委、市发展改革委制定的《上海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目录(2008)》,其中“生产性服务业”一项中明确地提出了“时尚产业”这一说法,并将其作为产业发展的导向。
“目前,对于时尚产业概念的界定依然比较模糊,也没有必要很明晰。 ”在茶歇阶段,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夏令敏告诉记者,“几十年前除了做服装、做设计的在谈论时尚,对老百姓来说,时尚完全就是个陌生的概念。但现在,越来越多国际品牌的引入,起到了培育市场、引领市场的作用,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关心并谈论时尚产业。 ”夏令敏表示,近几年来时尚产业的概念在被逐渐扩大,“它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说的服饰服装,也包括了日化用品、珠宝首饰、电子数码等。 ”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