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30多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制造业基地。但是,在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下,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 “中国制造”的道路似乎充满不确定性。鉴于此,近日在北京举办的 “中国服务”发展论坛上,中国旅游协会提出一个新概念——“中国服务”。与会专家认为, “中国服务”应成为未来的国家战略,与 “中国制造”一起成为产业振兴的两个翅膀。
可以说, “中国服务”作为一个有具体内涵的特定名词是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论坛上,专家们明确提出,旅游业是最有可能、最有条件成为 “中国服务”战略的核心产业和先导产业,未来 “中国服务”应该从旅游业开始,把 “中国服务”拓展到整个服务业,并成为“中国制造”的重要支撑。
“中国制造”的困境
“中国服务”概念的提出恰逢其时。数据显示,今年二季度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与此同时, “中国制造”还处于整个产业链低端。在全球化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 “中国制造”的相对低廉,也导致贸易摩擦不断,美欧发达国家千方百计要求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提出了更多的责任要求,甚至有国家提出要把中国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中剥离出来。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国际需求萎缩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中国制造”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未来发展模式是什么,发展空间在哪里,成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毫无疑问,当前中国整体还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发展 “中国制造”仍是一个必然选择。因此,在当前 “调结构、转方式”的战略背景下提出 “中国服务”这个颇具后工业化色彩的命题,目的就是想让 “中国服务”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升级的另一个翅膀。
“中国服务”的内涵是什么?与会专家认为,首先是将价值链从单纯的生产环节继续向前向后的服务环节延伸,最大限度获取商品贸易的增值性收益。然后,通过提高品质、扩大规模,塑造中国服务业的优良品牌,构造服务贸易的核心竞争力。尤其是从工业化中期向后工业化社会转型的发展阶段, “中国服务”应成为中国的新形象、新品牌,并与 “中国制造”一起影响世界。
“中国制造”要走向 “中国创造”,就必须优化结构、提高品质、塑造品牌,并提供增值服务。从这个意义上说, “中国制造”今后能否具有可持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关键在于能否插上 “中国服务”的翅膀。未来, “中国制造”与 “中国服务”的结合将成为中国腾飞强有力的双翼。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