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悲的是,环评不仅贵,而且几乎无用。据媒体报道,环评虽号称是阻挡污染企业的第一道关口,但每年中国出的环评报告书数量,几乎超过了全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历年环评报告书的总和;再加上超过99%以上的通过率以及缺乏公开、透明以及独立监督、事后惩罚的评价体制,使得这一制度在很大程度流于形式。于是数量庞大的污染企业,在环评审批的“掩护”下,不该上马的,上马了,应该建在郊区的,结果建在了居民区或商业区。
环保部门成为企业的最大负担,应该让所有环保工作者和决策者蒙羞。笔者想,假如“环保问题”能取代“环保部门”成为企业的最大负担,那么,企业就会被迫积极治污,我们的环境污染也许就不会像现在这般糟糕吧。(记者耿海军)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