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北京10月13日电(记者 刘铮 刘劼 林晖)在日本完成博士学位并工作六年之后,蔡茂林决定不再流连于国外优厚的生活工作条件,于四年前接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邀请回国任教。“选择回国,正是因为看好国内的发展空间。”蔡茂林说。
从事气动节能研究的他在一年前创办了北京爱社时代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一些正被巨大能耗困扰的中国企业设计实施整体节能方案。
“从发达国家历史经验来看,中国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巨大的潜力正等待开发。尤其是在节能环保领域,今后的增长将会是爆炸性的。”蔡茂林告诉记者。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在即,中国“十二五”规划的制定紧锣密鼓。在经过30多年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之后,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空间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北京的经济学家们对此保持乐观情绪。
“成功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已经为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十二五’期间,调整经济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不断推进的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将焕发出内生活力,中国经济发展仍有较大空间。”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刘树成说。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的甚至是更加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世界经济难以迅速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中国经济的外需依然低迷,而中国现行发展方式的体制性缺陷和结构性瓶颈进一步凸现。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