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和美国比起来,我国的基金会和非营利组织发展的历史还很短,在体制上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我相信随着我国公益事业的发展,随着相关的法律和各项制度逐渐完善起来,我国的基金会和各种非营利组织一定会越来越具有公信力,越来越发展壮大。说到建议,我希望我们的相关立法能够走得快一些,基金会能够在公开透明和问责监督上更严格规范一些。
记者:有人评价您的慈善方式比较粗放。据传,您曾捐过很多电脑,但是当地却连网线都没有接通,没有计算机老师教课,导致电脑资源浪费。您认可吗?
陈光标:可以说中国慈善事业总体上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和发达国家比起来,粗放是不可避免的。坦率地说,你说的这种情况个别地方是存在的。这说明很多地方的确很贫困,迫切需要我们的帮助。我也呼吁地方政府能够尽其所能地支持和配合慈善家们的善举,让慈善资源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
三问:
善行善举,一定要高调传播吗?
记者:做慈善,您认为该低调地检验善行效果呢,还是应高调让大众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事以及这些事情的效果?
陈光标:其实慈善无所谓低调和高调,慈善就是公益事业,就是社会的事情,社会效果就是衡量慈善事业效果的标准,做慈善的目的是让社会受益,人家都不知道,你怎么说社会受益了呢?不光要让人家知道,还要让社会来参与,来监督,来共同提高慈善捐赠的效益。所以做慈善,就应该公开透明、理直气壮。
记者:由于您的高调行善,给一些富人造成了压力。也因此,褒贬随之而来。对那些“拍砖”的评论,想必您也有所耳闻吧,您有何看法?
陈光标:做慈善,我是出于自己的价值观采取的志愿行动,不是和谁攀比。如果因此使其他朋友感到有压力,只要是正面的压力、积极的压力,我觉得都是好事。慈善公益事业需要各种压力和推动力才能不断发展起来。
记者:有些人认为您通过慈善影响力使您的实体企业获得了好处,您也在媒体上说过您的慈善影响力使企业受益20%,有人抱着目的论去看待您的慈善事业,对此,您怎么看?
陈光标:社会能形成行善有好报的氛围,慈善更容易日常化。当然,慈善公益和经营企业是两码事,但是世界上有的时候确实有良性循环和恶性循环,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可能就是这个道理?我相信这一点。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