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间,失业最多的是制造业、建筑业等行业。“原来是盖房子的,没什么文化,让他们在新兴产业中就业本来就有困难,而危机更是加剧了这种调整的痛苦”,郭树清说,“尽管如此,发达国家的经济转型仍在持续推进。两相对比,中国没有理由不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郭树清认为,当今时代,除制度安排外,经济发展主要取决于以下要素:资本、劳动力、土地、人力资本、知识积累、生态财富。“前三个要素在传统增长模型中已得到充分解释,后三个要素对于衡量发展水平更有意义。所谓人力资本是指教育所形成的人才财富,目前美国就业者平均受教育时间为14年,而我国还不到9年,相当于美国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水平。知识积累是指科技文化财富和无形资产等,中国有自己的特色但总体上仍然相当落后。生态财富方面我们已经严重透支,中国虽然拥有2.5万亿美元外汇储备,但要恢复到像美欧那样的生态环境,恐怕要花10倍于外汇储备的钱”,郭树清说,“因此,只看物质产品生产和金融资产积累,我们确实发展很快,国力也比较强大,但如果看后三个要素,我们还非常落后。”
转变发展方式,突破口何在?郭树清提出了三个方面。
——统筹城乡发展,改变二元分割,切实把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民当市民看待。“目前,农民工工资福利仅相当于城市有户籍工人实际待遇的1/3,城乡在教育、卫生、社保等公共服务上仍很不平衡,这些都会影响消费水平、生活质量,影响人力资本,从而制约着发展方式转变”,郭树清说,改变城乡二元结构背后是教育、医疗、社保体制的改革,是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的统一。“这个问题处理好了,可以说中国经济近中期的一半难点就克服了,经济发展的数量和质量就会得到有力的保障”。
——转变能源和交通模式。“汽车在普及,城市在摊开,房子越来越大,进口石油比重越来越高,弄得不好,我们很可能重复美国的能源交通模式。中国人口是美国的4.3倍,如果走上这条路,不仅有可能引发国内的农业、能源和环境危机,而且很大程度上也会造成全球灾难”,郭树清说。
——彻底改革教育体制。“从长远来看,我们能否避免陷入日本式的停滞,改变政府管理教育和科技的方式是决定性的步骤”,郭树清说,“只有扭转学校的行政化官僚化趋向,才能加快解决长期应试教育带来的种种问题,真正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其实际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这方面的任务非常艰巨。”
(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作者:田俊荣)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