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民的人均网购消费力不断增强,网购成为内需新动力
那么,对商家来讲,中国网购黄金期的成色到底有多足呢?
仅一分钟,单在淘宝网,至少可以卖出969件服装、203双鞋、164件饰品……一天的交易额则可以“摸高”到9亿元。据了解,淘宝网2008年的交易额5倍于沃尔玛2007年在中国的销售额。
同时,网民的人均网购消费力不断增强。上海消费者2009年在淘宝网上人均消费达1300多元。而互联网咨询机构艾瑞调查显示,2009年中国网购用户中,近两成用户全年累计网购金额超过5000元。
中国网购潜力巨大,姜奇平认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4.2亿的网民,特别是进入商务消费阶段年轻网民都将促进网购继续壮大。
这样具有潜力的消费增量市场,已经越来越受到传统企业的青睐,不少企业纷纷转型为“网陆两栖”,或是以官方旗舰店、授权专卖店等形式亮相各大网络零售平台。
B2C网站也呈现出集群式快速成长的态势,数据显示,2009年新增B2C网站4000家,而2010年B2C企业的新增数量将达到1万家。这些网站推动的消费增长不可小觑。
此外,全国各地不断涌现出农民网商创业的“星星之火”。据介绍,河北省邢台市清河县东高庄村400户村民,先后开通网店卖羊绒线,年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上的达到了20多家。这样的例子还有江苏沙集镇、浙江义乌青岩刘村等等,这些地方逐步形成了一个个农民网商群体。
内需战略不能“漠视”网购潜力
2010年上半年,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近3%。不过,中国网络购物交易额尚未完全纳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网购对消费的拉动率有多大,统计方法还正在研究中。
不过,3%这一数字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有相当差距,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研究数据显示:早在2007年,美国网购市场在其零售市场的比例为3.72%,英国是4.5%,韩国则高达8.65%。
而在电子商务专家、北京正望咨询公司总裁吕伯望看来,目前,汽车、粮食、果蔬等很少进行网购销售,在适合网络销售的服装鞋帽箱包、数码产品等日用消费品和时尚类产品等行业中,网购对消费的拉动作用要远超3%。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