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6月召开的全省旅游业发展电视电话会议上,省长陈全国指出,今后5-10年是我省旅游业发展的关键时期。要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就必须做好“红”、“黄”、“蓝”、“绿”、“白”五篇文章,实现“五彩环京津、休闲在河北”,打造旅游业发展的制高点和竞争新优势。今日起,本报推出系列报道《聚焦河北“五色旅游”》,关注我省各地按照全省发展规划,依托当地特色资源,加快发展“五色旅游”的实践和探索。
本报讯(通讯员马利强 记者王丽平、方素菊)近日,华北首家现代化大型水上主题公园加勒比海滩项目在平山竣工开业,为“大西柏坡”建设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构建大规划、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格局,涵盖90个项目、总投资额高达320多亿元的“大西柏坡”建设,目前正向河北的“龙头”景区这一目标迈进。
今年4月,省长陈全国在西柏坡综合开发建设现场办公会上提出“大西柏坡”建设的蓝图。“大西柏坡”概念的提出,即以平山县丰富的历史文化及自然资源为背景,意为打破地域、空间、体制的限制,将西柏坡作为红色旅游的龙头,通过资源有机整合、环境优化升级、功能分区完善、基础设施配套、文化产品开发,构建大规划、大交通、大旅游、大产业发展格局,打造集教育、休闲、旅游、度假、健身五位一体的大产业,使西柏坡进入全国一流红色旅游基地水平,并拉动周边,形成石家庄乃至河北的“龙头”景区。
项目是规划落实的保证。平山县把今年定为“项目攻坚年”,明确大项目带动、集群式发展旅游的思路,专门建立大西柏坡建设项目库,链接五色旅游红以西柏坡为重点打响“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红色文化牌;黄以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清东陵、清西陵等为重点的皇家旅游,打响皇家文化牌;蓝以秦唐沧区域为重点的海滨、海岛、海港旅游,打响海洋文化牌;绿以坝上为重点的森林草原旅游,以燕山、太行山为重点的山水风光旅游,以白洋淀、衡水湖为重点的湖泊湿地旅游,打响生态文化牌;白以张承坝上坝下过渡带为重点的滑雪旅游,打响冰雪文化牌。吸引品位高、投资规模大、带动力强的项目落户。目前已谋划旅游服务、交通基础建设等四大类项目90项,总投资320.7亿元。
其中,围绕提升景区品位,谋划了天桂山景区综合开发、驼梁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西柏坡生态环保影视基地、白鹿温泉二期工程等27个旅游服务业项目;围绕优化西柏坡路网布局,谋划了西柏坡环湖公路、西柏坡至驼梁公路等21个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将通往主要红色革命遗址的道路进行升级改造,串联平山境内80%以上的景区、景点,并结合西柏坡高速路建设,把西柏坡纳入省会1小时交通圈。
在项目推动的同时,平山县还重视文化引领,塑造大西柏坡文化品牌。今年,平山精心策划了“西柏坡文化旅游节”,分春、夏、秋、冬四个板块,以红色革命文化为主调,挖掘整合县内绿色生态、历史古迹、温泉汤治和特色民俗等各种旅游文化资源,集中打造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文化活动和文化精品。如今,一台以三大战役为题材的实景演出正在选址,《西柏坡》、《平山团》等一批影视作品正进行剧本修改和筹拍。
据了解,按照大西柏坡的要求,以西柏坡红色旅游为核心的旅游产业将通过3至5年的努力,做到一年一小变,两年一中变,三年一大变,五年成规模、上水平,到2015年实现游客超千万,旅游和相关产业带来的收入达到100亿元。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