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需双发力 助推河北省经济
阅读提示
7月29日,省统计局对外发布,上半年,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外需对我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50.2%、47.1%和2.7%。
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消费需求贡献提高,外需拉动由负转正,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虽有回落,但仍保持较快增长,投资需求仍是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就此,省统计局分析指出,三大需求对经济增长拉动的协调性正在增强。
投资增速稳中有落,投资结构调整改善
统计数据
——— 上半年投资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0.2%。
——— 上半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216.9亿元,同比增长26.2%,比一季度回落6.0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6279.9亿元,增长27.2%。
——— 第三产业投资同比增长40.2%;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增长26%,占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的22.3%。
专家分析
省统计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杨景祥指出,我省经济发展已不再一味地追求增长,扩大投资规模,而更看经济运行质量。
今年以来,我省加大淘汰落后产能、严格控制新开工项目,认真贯彻各项宏观调控政策。在这些政策措施作用下,投资增速虽出现回落,但仍然保持较快增长,且投资结构调整改善。
他介绍,目前,投资需求仍是拉动我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主要来自大项目的支撑,新开工项目数量减少,但项目的平均规模增大。
全省19个行业大类中除建筑业新开工项目有所增长外,其余行业新开工项目均出现不同程度减少,但新开工项目平均规模扩大为595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6.9%。大项目支撑作用增强,计划总投资亿元以上施工项目同比增加1039个,增长67.1%。
投资的规模、结构决定着经济增长速度和产业结构。上半年,我省投资方向上已经出现了好的势头: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0.2%,拉动作用较强,对城镇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8.4%。装备制造业、医药等重点工业行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出现较快增长。其中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新材料、新能源投资分别增长43.3%、47.4%和33.3%。
专家强调,我省未来经济能否持续回升主要取决于内需的变化,特别是投资需求的拉动力度。下一步,保持合理的投资增长和对经济的拉动,需要依靠政策推动,还要优化投资结构,启动民间投资。
记者观察
首钢京唐公司钢铁厂、承秦高速秦皇岛段、英利能源(中国)有限公司年产300兆瓦单晶硅太阳能电池项目、石家庄航空产业制造基地等一批大项目建设顺利。
曹妃甸工业区累计完成投资1649.3亿元,其中上半年完成285.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9.6%;渤海新区累计完成投资471.0亿元,其中上半年完成93.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2.8%。产业聚集区在发力。
复杂之年谋增长,大项目当先。全省积极谋划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大项目、好项目。超亿元项目对城镇投资增长贡献率达到95.9%。
消费平稳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
统计数据
上半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3070.3亿元,同比增长18.0%,增速同比加快2.8个百分点。其中,城镇零售额2346.2亿元,乡村零售额724.1亿元,分别增长18.6%和16.1%。
记者观察
省政府工作报告在部署今年的九项工作时,第二项就提出要千方百计扩大居民消费,使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6740亿元,增长17%。
围绕这样的目标,发展“夜经济”,这一我省今年在消费领域所力推的举措,像一颗星星之火,自年初全省两会起,如今在全省各地已一片红火。
类似的举措还有很多,包括:家电下乡和家电、汽车以旧换新,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建设和农超对接工程,改造和提升城乡交易市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城乡医保覆盖面和低保范围,提高职工工资收入等。
或着力于让城乡居民有钱来消费,提高消费能力;或着力于拓展消费领域,所有举措指向,都在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专家分析
专家解读认为,上半年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提高,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比2009年全年提高3.7个百分点,而且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6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各月累计增幅在17%-18%之间,呈现平稳运行态势。
推动消费平稳发展和对经济增长拉动增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首先为消费市场提供了强力支撑。上半年,全省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向宏观调控预期的方向发展。尤其是在全省实施的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工作,大量投资转化为消费。经济的发展、城镇居民收入的不断提高推动了消费市场的发展。
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积极贯彻扩大内需的政策,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具体措施,对促进消费的效果显著。
政策推动下,“汽车渐入百姓家,并带动相关产品旺销”成为上半年消费一大热点。数据显示,上半年全省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汽车零售额同比增长34.9%,与汽车相关的石油及制品类产品零售额增长42.0%。此外,以精神、文化、教育类产品为标志的发展型消费日益红火,从而带动消费结构升级。
专家指出,这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消费观念的不断进步,追求高品位、讲求个性的文化、教育、健身逐步成为时尚。放松身心、亲近自然的休闲旅游越来越受到城乡居民的青睐。
出口速度由负转正,外需拉动在恢复
统计数据
上半年我省出口总值完成104.1亿美元,同比增长51.8%,为2005年1月以来的最高水平;其中6月份出口总值完成21.9亿美元,为2008年10月以来的最大规模。
记者观察
7月29日,省商务厅消息,1至6月,长城汽车批量大单不断,实现出口3万辆,同比增长51%。
出口增长的不仅是长城汽车,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省出口额前30名企业中,只有3家同比出现负增长。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代表保定天威英利和廊坊富士康则稳稳占据着出口的前两位。
承德裘皮服装首次出口意大利,邢台产汽车用密封条首次出口埃及,保定宠物饲料首次出口日本……数据显示,上半年我省新增对外贸易经营资格企业超千家,同期有1465家企业实现外贸出口“零”突破,对全省外贸出口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1.5%。
专家分析
专家介绍,全省进出口贸易自2009年第四季度从谷底缓慢回升,今年一季度开始实现在去年“低基数”基础上的恢复性增长,整个上半年出口规模继续攀升,增长速度创下新高。
这种快速增长得益于整个世界经济的逐步复苏,以及省委、省政府的强力推动。我省外贸出口的传统市场较快增长,新兴市场增长强劲。前几大出口市场中,对欧盟出口26.1亿美元,对韩国出口9.9亿美元,对东盟出口8.2亿美元,增速均在60%以上;对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市场出口也均成倍增长。
在产品方面,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等大宗出口产品快速增长。机电产品、钢材、高新技术产品成为前三大出口商品。此外,服装、纺织品、汽车零件等大宗商品出口也增长较快。
相关
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主要靠工资
7月29日,省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河北调查总队发布的数字显示,上半年,我省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总收入8716.2元,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80.6元,分别增长9.5%和9.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3498元,增长15.7%。
城镇居民主要收入增长平稳
从城镇居民收入构成看,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比重之和高达92.2%,且均呈增长态势。工资性收入为5322.37元,增长6.3%;转移性收入为2714.32元,增长14.2%。
从对收入增长的拉动看,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对总收入增长拉动强。上半年,人均工资性收入和转移性收入分别拉动总收入增长4.0和4.2个百分点,这两项加起来拉动总收入8.2个百分点。
具体分析推动上半年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今年再次调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助推了城镇居民收入增长。
从2010年1月1日起,我省为2009年底以前企业退休退职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人均月增137元。
二是我省出台了2010年企业工资指导线,其中工资增长基准线(中线)为18%,增长上线为25%,增长下线为8%。
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速加快
从农民收入情况看,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长15.7%,增速同比加快9.3个百分点。
从构成看,各项收入呈现全面增长态势。
一是工资性收入增长21.5%。这是增长最多,拉动最强的一项。农民工资性收入人均1273元,增加225元,增长21.5%。
二是家庭经营收入增长13.0%。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人均1871元,增加216元,增长13.0%。
三是财产性收入增长5.2%。农民财产性收入人均70元,增加4元,增长5.2%。
四是转移性收入增长11.9%。农民转移性收入人均284元,增加30元,增长11.9%。
这四项中,工资性收入增幅最高。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