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地下咸水总储量约为1700亿立方米,这在淡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形势下显得尤为宝贵。省政协常委鲁平就其开发利用问题提出建议———
□本报记者 刘常俭
微咸水可直接用于灌溉
据有关资料,我省地下咸水
主要分布在河北平原的中东部地区,即在冀东丰南—乐亭一线以南,以及廊坊—辛集—魏县一线以东的广大低平原地区,面积为3.9万平方公里,约占平原区面积的54%,主要分布在沧州、衡水、邢台、唐山、邯郸和廊坊地区。地下咸水总储量约为1700亿立方米,每年浅层咸水分布区补给量为38.1亿立方米。
这么多的地下咸水,它们究竟有何用呢?人们一般认为,地下咸水盐分含量高,即使把它引上来也不会有多大用途。“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地下咸水不同于海水,由于其含盐量不同,而有不同的用途。”鲁平举例说,每升矿化度2至3克的微咸水可以直接用于农业灌溉,抗旱期间也可考虑使用每升3至5克的咸水。
地下咸水在工业上也大有可为。对盐分大的咸水可建盐厂制盐,提高经济效益;化工、电力、滨海港等工业的冷却用水可以利用咸水,有条件的企业可建咸水水源地,进行咸水淡化用于工业生产,以减少对淡水资源的消耗。另外,在环卫方面可采用双管供水的方法,除饮用水外,可用特殊管道供应咸水,用于道路等场地的清洗,以及家庭厨房洗刷、卫生间冲洗等。
此外,咸水淡化后可直接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目前,沧州市已建成咸水淡化点108个,结束了沿海地区部分农民世世代代喝苦咸水、高氟水的历史。
“合理开发利用地下咸水,还可降低咸水水位,避免地下水的无效蒸发等。”鲁平还特别强调了利用地下咸水所带来的间接利益。
用政策引导咸水利用
由于一些客观原因,我省对咸水的开采利用量较小。据统计,20世纪80年代每年开采量不足3亿立方米,2000年也只有9.98亿立方米,其中矿化度每升2至3克的微咸水开采量为9.35亿立方米,大于每升5克的咸水几乎没有开采。
“我省应当制定鼓励和倾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推进咸水淡化进程。”鲁平说,我国是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咸水淡化先进技术的国家之一,日前已经有了成功应用经验。沧化实业集团公司建设的每天18000立方米咸水淡化装置和黄骅市小型咸水淡化装置的成功运行,为我省咸水地区工业和民用淡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我省应该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制定鼓励和倾斜政策,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引进先进设备和创新人才,抢占市场,扩大规模,为开发我省咸水淡化产业,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
针对目前微咸水已用于农业灌溉,但对于每升矿化度3克以上的咸水利用还远远不够的情况,鲁平建议,应采用咸淡水混浇的方法,即一眼淡水深井配1至2眼咸水浅井,抽水混合后使矿化度控制在每升3克以下,进行农灌。这样既增加了水资源量,又使浅层咸水水位下降,增加降水渗量,有利于除涝治碱,加快咸水淡化,扩大地下淡水面积。
咸水淡化后形成的浓盐水如果随意排放,会对浅层水及土壤造成盐污染。鲁平提出,要做好咸水淡化后环保工作,最好的处理方法是将浓盐水蒸发制盐,这样既避免了对环境的一次污染,又可提高咸水淡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另外,也可以利用渠道系统将废盐水排入大海,但要做好渠道的防渗工作。
鲁平还建议,政府应加强引导,组织有关专家进行调查、论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直接利用地下咸水,对安装咸水淡化装置的单位进行补贴,扶持现有咸水淡化优势企业,使咸水资源最大程度地为经济发展服务,改善生态环境。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