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防范各种现实和潜在风险
在6月底于北京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温家宝强调,要着眼当前,谋划长远,为明年乃至更长时期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基础。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着力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使宏观调控既有利于克服短期困难,解决当前的突出矛盾,又有利于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缓解经济长期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
“‘调结构’无疑将成为下一阶段中国经济工作的主旋律之一。接下来宏观调控的重点将是着力解决中长期发展的问题,在收入分配改革、节能减排、体制改革等方面下功夫。”张立群指出,这将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国家信息中心首席经济师、经济预测部主任范剑平认为,经济增长保持在8%左右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速度。下一步国家应抓住有利时机,腾出更多精力、资源加快结构调整,坚持有保有压,积极推动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严格控制过剩产能和“两高一资”行业。
今年以来,中国对一些刺激经济的政策进行了调整,比如信贷投放量正逐步回归正常,同时对一些存在泡沫的领域比如房地产市场果断出手。庄健指出,政府进行调控,目标还是在不影响就业、经济内生活力的条件下,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
“调结构应该成为长久之策。”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研究员文宗瑜认为,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复杂性及许多深层次的经济社会问题,要求中国通过结构根本性调整,实现高质量的经济复苏和增长。
他指出,国家统计部门及经济政策研究机构应该收集并定期公布结构调整的数值及数据,建立结构调整的定量评价指标,包括经济增长结构调整的数值及数据;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的数值及数据;国有经济与非国有经济结构调整的数值与数据;社会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数值与数据;社会阶层结构调整的数值与数据。
分析人士指出,在实体经济内生动力及“元气”还未充分恢复的情况下,虚拟经济的泡沫放大及商业银行规模快速放大,加剧了经济运行的不确定性,而这会进一步刺激并诱发经济运行中的各种现实和潜在风险。
文宗瑜表示,当前政府宏观调控要高度警惕并防范金融企业滞后的运营困难及其金融风险、防范先泡沫后滞胀的经济运行风险和房价超长期持续上涨而导致的房市“崩盘”风险。潜伏的风险决定了宏观调控既要在“稳增长”上着力,也要在“防风险”上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措施。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