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企业之间的抗衡就是品牌间的抗衡 品牌就是权力
来源:品牌对话 v 更新时间:2009/7/18 15:34:15   
>> 相关新闻链接
·李光斗:萧条年代要靠品牌实现反周期激情营销 ·经济衰退孕育品牌打造机会
·品牌经理与品牌管理 ·多元化 品牌管理之道
·中国企业品牌战略误区及其"定位"诊治术 ·7步,从无到有的创建品牌
·中小企业创建领先品牌的思想武器 ·中国需要另一种品牌战略
·运动与时尚联姻:安踏的成功之道 ·百年奢侈品牌过冬的三个不变与四项基本原则

 

  做品牌更是一门艺术,但是艺术的东西是有情景性的,具有相当大的差异化、个体化、个性化。艺术性的东西往往是不能复制的,经验往往无法克隆。为什么有这么多品牌理论,但是如果按照品牌理论具体去做品牌却往往做不好呢?原因就在这。因为品牌理论是从西方传播过来的,包括在全世界范围内来说到底什么是品牌,这种概念的含义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智威汤逊有智威汤逊的说法,奥美又奥美的说法,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这充分说明做品牌是一门科学,但更是一门艺术。所以说谁如果为某个企业成功运作过品牌,但还想把这个做品牌的经验继续克隆到另外一个品牌上,我可以肯定地说,往往会失败的。国内在品牌打造方面没有主流的声音,做品牌比较响亮的声音多半在广告界,即使有也是借鉴很多国外的理论。

  品牌对话:谈到品牌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使我们联想到高建华老师曾在市场营销里面就提出这种说法,现代国际企业的运营体系,从营销学来讲80%是科学的,系统的,20%是艺术的。但是中国的企业正好相反。当然随着市场环境、企业的发展的变化,“科学”和“艺术”的比例会有个渐变,现在的20%:80%以后可能会是40%:60%。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理解您所提到的这种观点?

  杨兵:我觉得用数据来量化品牌打造实践中的操作手法本身是不太科学的,它不是一个法则,它是模糊的。中国的企业在做品牌方面,我说是科学更是艺术,那你说科学到底占60%?70%?还是更多,这个没有固定的规律。不同的阶段,不同的企业,不同的行业,甚至同一个产品生命周期的位置不同,也没有固定的比例。所以我觉得如果人为的把它量化的话,这本身就不是一个科学的做法。

  那海尔目前可能在做品牌的当中80%是科学,20%的艺术,现在的海尔是这样的,那五年以后还能保证是这样吗?那就不一定是这样了。那么针对中国其他家电行业,像格兰仕也是个大的品牌,那对于它来说做品牌的时候可能更多的是讲究市场灵活运作,那么它的艺术性的成分就更多一些,那科学的成分就相对少了。因为格兰仕和中国的市场贴得很紧,你们说中国的企业不能用价格战,那为什么格兰仕通过价格战就成功了呢?如果没有格兰仕在微波炉领域里的价格战,那中国的老百姓就不可能用得上物美价廉的产品,所以很多理论界的声音都在驳斥、非议这些打价格战的企业,但是你想一想,十年前中国市场上的微波炉是什么价格?

  如果没有中国本土像格兰仕这样的企业,这样有魄力、有实力、有远见的企业来挑起这样的价格战,那么现在我们可能永远也用不上300块钱的微波炉。所以我觉得格兰士这样的企业是值得尊敬的企业,至少是做老百姓消费得起的好产品的好企业。所以对价格战的贬斥也不能一概而论。

  还有的专家说企业一旦搞了价格战就没有更多的费用去搞研发了,我说这个是一种偏见。这两者之间不矛盾。那为什么我们不可以把价格战作为市场营销一种策略来用,通过薄利多销,我也有相对的资金来进行高端产品的研发,完全可以啊。我的新一代的高端产品不搞价格战,但是我低端的产品就要用价格战来占领市场,这是合理的。实际上我们感到最困惑的是,国内的整个的市场营销活动已经是如火如荼,很热闹了,但是有中国特色的营销理论都很不成熟,建树很少,管理界理论也是如此。

  品牌对话:在业界我们听到很多关于品牌和名牌的说法,有种说法是名牌是品牌的一个阶段,您怎么来看这两者的?

  杨兵: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也是我长期探索的问题。在我们国家最早也就是10多年前是艾丰老师提倡的名牌战略,品牌这个概念最近这几年才响亮地火爆起来。这个概念提出来有一个很大的背景,就是当年的很多名牌不知不觉的已经被市场淘汰出局了,所以人们认识到一定要在名牌之外树立品牌意识。名牌的核心是什么,名牌发展的更高阶段是品牌,就是这个时候提出来的。那么只有知名度是不够的,还得向建立美誉度,忠诚度,依赖度过渡发展。因为品牌意味着全面的可持续的发展,而名牌往往只意味着知名度很高。

  那举一个例子,当年的中华老字号1600多家,现在还有多少家叫的响,生存下来的还有多少家?盈利的有多少家?很少了。中华老字号就是我们通常意义的名牌。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局面?这就是名牌和品牌的差异,侧重点是不一样的。所以这个观点我是认同的。

  品牌对话:我们与各方企业、专家交流过关于营销和品牌的关系的问题。有很多不同的声音,有专家说品牌是更大的一个范畴,营销是怎样实现与传播品牌核心价值的方式;也有说,品牌是营销的一部分,那您怎么看品牌和营销之间的关系?

  杨兵:我想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果粗略地分析的话,首先要弄清营销的对象是什么?是营销和产品相关的很多东西?还是营销一个品牌?在打造品牌阶段,那品牌就是营销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我是这样认为的,要是讲到营销,不一定进行的就是品牌营销,但是至少是要卖产品,因为有的企业还没有上升到做品牌的阶段,那你说他不是营销吗?我觉得还是营销,只不过有的人说是做销售。针对产品做些和品牌无关的营销,比如说某些事件营销,那你说事件营销中没有品牌的东西因此就不能叫营销?那不一定,对吧。但是要是说到品牌的运作,营销肯定是一个很重要的手段,即便如此品牌也只是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不是营销的全部。

  品牌对话:有人说2005年是营销概念年,李光斗老师形容是“百花齐放”,刘永炬老师说是“概念满天飞”。我们接触的很多资深专家都有独到的体系及理论,您是否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杨兵:我的东西还称不上为体系,只是说我有一些观点比如-----品牌就是权力。为什么可以这样说?这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权力,它是一种发言权,它是消费者心目当中所占有空间的一种权利,是这样的权利。因为品牌资产到底储存在哪里?说穿了是储存在广大消费者的脑海里。比如说我要喝可乐碳酸饮料,首先想到的是可口可乐,然后是百事,但是至少在中国市场上可乐类碳酸饮料知名的,除了这些还有非常可乐,其它的什么汾煌可乐,天府可乐早已通通消失,这说明品牌不是在企业手里,而是在消费者脑海里。所以我说品牌是一种权力,是你在市场上的发言权,是你在消费者心理的占位权,是你在经济大潮中的生存权。当然也是实力的象征。一个国家拥有的世界名牌越多,那么它在国际舞台上的发言权就越大。国与国之间的抗衡是经济的抗衡,经济的抗衡是企业之间的抗衡,企业之间的抗衡是品牌的抗衡,所以我说-------品牌就是权利!

  我不忙于建立一种体系,我们需要在实践当中不断的完善,不断的摸索。但是我是有观点的,如果说是以后有体系的话,我以上的观点就是这个体系的要点之一。

  品牌对话:为企业提供培训,是传播您的经验、观点与智慧的方式之一,您对当前的培训市场的状况有什么样的看法及建议?

  杨兵:我觉得培训市场在中国大发展是一件好事,因为培训是一种信息的交流,而且是面对面的交流。即使没有互动式交流,至少在对企业家理论更新、开阔思路方面起到了作用。我希望将来的培训能给企业进行定制化的服务,针对企业的具体的特点和需求,为它量身定做一个具体的培训项目,这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内训了,我们要给企业一系列的解决方案,还要帮助他们解决经营中的实际问题。我觉得培训界的服务应该这么深入下去。

 
 



责任编辑:cprpy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