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琼 国家电网公司监察局局长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
■加强低碳宣传
■树立低碳意识
■培养低碳生活
■增加低碳产品
■加大低碳投入
■发展低碳经济
北京市科协副主席、国家电网公司监察局局长殷琼日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世界工业经济发展、人口剧增、人类欲望无限膨胀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世界气候面临越来越严重的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愈来愈大,地球臭氧层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危机,全球灾难性气候变化屡屡出现,已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健康安全。2008年,世界著名自然灾难专家、英国伦敦大学地球物理学教授比尔·麦克古尔在其新书《7年拯救地球》中宣称,如果温室气体在从现在起的7年中无法得到控制,那么地球将在2015年进入不可逆转的恶性循环中。作为后奥运的北京,虽然环境得到一定的改观,但全球变暖的趋势,北京不可能独善其身。
殷琼认为,气候变化是当前人类面临的最大和最紧迫的长期挑战之一,关乎人类生存,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持续影响。“减少碳排放、增加固碳能力”是目前我们所能选择的最佳办法。这个责任需要国际社会全体成员共同担当,而人口数世界第一且是发展中的中国,责无旁贷。目前,国际社会已经有了控制手段:划分指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制度。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把结构调整作为2010年的中心任务之一;此前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将我国单位GDP的碳排放强度在2005年基础上降低40%-45%,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今后中长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时制定相应的国内统计、监测、考核办法。这是我国根据国情采取的自主行为,是我国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巨大努力。作为公民,应倡导“低碳生活”;作为北京市委、市政府,应发展“低碳经济”。为此殷琼建议:
加强低碳宣传
低碳(lowcarbon),意指较低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为主)排放。加强低碳宣传,要由上而下地倡导和普及。政府的倡导,意义在于为低碳制定科学的发展规划,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培育新型产业,创新体制机制;优化低碳经济产业链,避免盲目上低碳项目造成新浪费,出台低碳行业标准,避免低水平竞争和阶段性过剩。媒体和公民的宣传,意义在于低碳深入人心,从每个人的生活、工作、身边做起,极大化地减少个人碳排放量,积小成大。
树立低碳意识
树立公民低碳意识,仅靠呼吁不行。公民和社会主体自身,更要有时不我待的低碳意识,多研究低碳经济,认真履行环保责任,树立碳预算意识,多让自己为低碳经济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更多社会主体都行动起来,低碳意识才能得到全面、踏实、自觉的落实。低碳意识是一件利国利民利于生存环境的好事情,这种“好”要能让公民和社会主体得到可触可摸的经济效能,低碳意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行为就会更强。
培养低碳生活
低碳生活(lowcarbonliving),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低碳生活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应积极提倡并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比如:电灯、电脑、空调等,一旦不用,应随手关掉电源;选择节能空调、使用节能灯泡;多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公交、地铁出行;电子办公无纸化,少用复印机或传真机。以上只是低碳生活的一部分,更多的还需要市民从身边做起。最为关键的是,要绿化我们的环境,多种树,加强固碳能力。
增加低碳产品
低碳与高碳相比较,就是一种能源消耗的代替。比如,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发电行业一直以火力发电为主,为了在“十一五”期间达到单位GDP能耗下降20%的目标,中国已经关停6000万千瓦的小火电,取而代之的是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天然气发电等。国家电网公司并已启动坚强智能电网建设,以推动清洁能源的输送与发展。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启动“节能产品惠民工程”,通过财政补贴每年拉动节能产品消费4000亿-5000亿元,可节电750亿千瓦时,年减排二氧化碳7500万吨,产品包括节能灯、高能效空调,未来还将涵盖高能效平板电视、冰箱、太阳能使用产品等。
加大低碳投入
随着新型电能、智能交通、公共交通更多的投入,居民的日用出行等成本会随之增加,低碳产品意味着高投入,制造业低碳制造、农业低碳种植等也会导致消费品价格上涨,低碳成本增加终会作用在消费者身上。因此,政府应相对加大低碳成本投入,降低低碳产品税收、加大低碳产品消费财政补贴,及时惠及企业和民众。
发展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结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可操作性诠释,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综合创新与实践,完全符合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发展思路,是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逆转的划时代潮流,是一场涉及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全球性革命。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