夺回了市场,掌握了技术
1984年,中国轿车市场由进口车独霸,占了市场的95%。国产轿车加北京212只有6000辆。其余都是进口车、走私车,那时才真是“丢了市场”。北京每年开两会,台阶下,黑压压停的都是日本进口车。入世谈判14年,难点之一,就是对中国汽车业的保护,担心一旦入世,中国汽车会在跨国公司的冲击下“全军覆没”。然而到2009年,中国一跃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轿车市场800万辆,95%是国产车,完全颠倒过来。其中挡住跨国公司同一品牌大量进口的恰恰是合资企业的产品。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汽车的技术大国。汽车技术,包括制造技术、管理技术、产品开发技术。在上海、长春、广州、北京的合资企业,已经是大众、通用、本田、现代在全球管理最好、自动化最高的“样板工厂”。从总经理到一线工人骨干到海外同岗位培训,造就了各个层次的汽车制造和管理人才。八十年代的我国汽车整车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仅为人均一辆,而到2009年提高到人均100辆以上。
如果说,在80年代轿车合资企业开办之初,中国汽车业造轿车还是“小学生”,在技术上以学习消化为主,没有什么“话语权”,的确是不争的事实。上海大众开办两年后,国产化率只有2.7%,围绕国产化零部件要不要送到德国去认证,一度曾有爱国和卖国之争。是先后担任上海市长的江泽民、朱基拍板:“桑塔纳零部件的国产化,要坚持德国大众的标准,绝对不许搞瓜菜代。桑塔纳国产化要100%合格,降低0.1%我们都不要。”而达到大众标准,零部件企业经历了一场脱胎换骨的磨练。是国际化的高标准,逼出了中国轿车业起步的高起点。
中国人不但在轿车的制造和管理技术方面,逐步成为中学生、大学生。在产品研发领域,也是一年一个大变样。早在90年代末,建立配套研发机构就是合资谈判先提条件之一。早在1997年,上汽和美国通用合资,就同步建立了泛亚汽车研发中心;同年,上海大众投资22亿元,历时5年,建立起研发中心和中国最大的汽车试验场。而到今天,一批最早建立的合资企业,新产品选择权、中国本土适应性开发、外型和内饰设计,越来越多是中方说了算。上海大众的朗逸、上海通用的新赛欧、广州本田的理念都是合资企业自主开发的代表作。
自主开发是第十个馒头
入世后,全球化和轿车进入家庭两大托举力,成就了中国汽车市场的“井喷”。中国轿车业从学习消化到了自主开发的新节点,2004年前后,中央领导提倡自主创新,高就高在把握了中国入世后经济发展新阶段的突破口。
全球化市场的规则,就是“开放、公平、竞争”原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只有在竞争中能够生存和壮大中国品牌,才有可能有一天与国际品牌比肩。品牌成长不能拔苗助长,要待以时日,对于中国汽车业而言,品牌培育恐怕又是一场耗时近30年来的攻坚战。
近30年来合资企业积蓄的人才、技术、零部件供应体系,让在新世纪兴起的自主品牌站到一个高起点上。无论奇瑞、吉利;还是一汽、上汽旗下的奔腾、荣威,大多自主品牌的管理、技术负责人都有在合资企业“淬火”的经历。
笔者曾以“十个馒头”的寓言,比喻消化吸收与自主开发的关系。一个饥饿的聪明人得到一大盘馒头,吃了一个不饱,吃了两个不饱,吃了九个还不饱,吃到第十个馒头终于吃饱了。他非常气愤地说,早知道这个馒头一吃就饱,前面的九个馒头根本就用不着吃了。
也有不少聪明人质疑,近30年来,中国轿车业一路走来的“引进合资”是否明智?如果30年前只做自主品牌,中国今天岂不早已是轿车的品牌大国、开发大国?实践证明,中国轿车有今天,恰恰是有合资企业在前面垫底的九个馒头。
汽车业的发展有其内在的客观规律。曾有人质问,为什么中国不能走日本、韩国当年一步跨上自主品牌主导国内市场之路?答案是,那样的时机中国也曾有过,可惜被大跃进、文化大革命耽误了,过了那个节点,在汽车市场全球化到来之际,再想一切从头开发,既不可能,也不必要。
在全球化的今天,自主品牌和合资企业将是中国汽车业的两只翅膀,我们的官员、学者,也犯不着为跨国公司没有把看家的核心技术交给中方而气不愤儿,外国人不是活雷锋,换上您不是也得留一手吗,通过学习、竞争、创新,中国轿车业的翅膀将会越来越硬。
回顾近30年来,尤其是入世10年来走过的路,我们看到,轿车产业从一个入世谈判中最让人担心的产业,转变成为一个发展健康、快速的产业。长达半个世纪与轿车无缘的中国老百姓,今天能在市场上,以相当甚至低于国际价格,挑选几乎所有国际和自主品牌的轿车。(李安定 资深汽车评论家。原新华社国内部编委、经济采访室主任、高级记者。是国内媒体呼吁“轿车进入家庭”第一人。)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