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份以来,A股下跌已接近10%,如果说前期的影响是因为房地产业的超预期调控,近期的影响则更多的是飘忽不定的预期。这种预期包括进一步的房地产调控、全球的经济前景、货币政策方向、通胀预期等。这些预期不明确,市场可能难以根本好转。
据统计,从4月16日到目前,上证指数跌幅接近19%。从下跌初段的情况来看,房地产市场的超预期调控是市场做空的主要原因,因为地产行业涉及到近60个子行业。然而,随着调整行情的进一步深化,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给全球经济蒙上了一层阴影,海外市场开始深幅调整,A股市场的投资预期和投资逻辑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外围危机发生之后,投资者开始思考,既然全球经济前景不乐观,那么国内的宏观调控应该会有所放松。甚至有经济学家开始猜想,严厉的房地产调控政策都可能出现松动,正在准备实施的政策也可能放弃。而本轮调整行情又是因地产调控而起,随着政策的放松,市场应该存在回暖的可能性,多头因此有了一个做多的逻辑。在上证指数跌至2482点时,市场终于迎来了反弹,而且这次反弹突破了下行通道。
理论上,从经济数据、资金面和技术面的情况来看,国内经济形势并不差,而且国内存量资金高达65万亿元,央行近期还罕见地在公开市场上进行了货币净投放,三年期央票的发行更被认为只是用来对冲2007年的到期资金,按黄金分割定律,市场反弹的目标位也应该在2750点之上。
但预期再度发生了变化,传说中的房产税越来越不像是空穴来风,甚至还有物业税试点的消息传出。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改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方向未变,有保有压的调控基调也没有变化。与此同时,PMI数据由四月份的55.7降至53.9,经济复苏势头有所减弱。从世界范围内看,经济二次探底的风险也越来越大。市场再度转向,开始大幅杀跌。
从市场的调整过程来看,之前的基本分析、技术分析方法多数在本轮行情中失效。低估值股票在本轮行情中,抗跌能力极差,今年以来重仓这类股票的机构投资者账面损失也比较大,一些高估值的股票则相对较为抗跌;技术面上,均线指标、超跌指标、趋势指标等大多失灵,市场的短期规律性很难捕捉。用一些市场人士的话说,A股的“生物钟”已被打乱,目前市场的可选投资品种并不多,短期行情变得扑朔迷离,这与2008年6月份之后的行情有几分相似。
接下来一段时间,市场可能还难以形成像2009年上半年那样的稳定预期。首先,如何避免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以及在此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政策失误,目前并不明确;其次,国内宏观政策的叠加影响究竟有多大,会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到市场的估值水平,也还有待评估;第三,在去年大印钞票,今年面临二次探底的背景下,是应该防通胀,还是防通缩,也还在观察当中。A股“生物钟”正常化可能还有一段路要走。(记者 贺辉红)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