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游销售“旋转门”
在油气行业上中下游,唯一对民营资本敞开的大门是下游成品油销售和城市燃气领域。民营资本的收益受制于石油公司的发展战略和国家政策的频繁变化,一不小心就会被“旋转门”甩出去。
中国石油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董秀成指出,加油站方面,中石油和中石化占据了半壁江山,仓储企业民营和外资能占到2/3,批发企业中民营能占到2/5。民营资本虽然仍面临成品油零售价格的政府定价风险,国有石油公司在原油配额、成品油批发价等方面的限制,但其存在已经成为终端加油站市场价格竞争最有力的推手。
面对“橄榄枝” 民企自叹不敢奢求
尽管如此,多年来一直在政策夹缝中艰难生存的民营企业却对此相当谨慎。“我们当然很希望与中石油这样的大石油公司合作,但目前看还不太可能,因为两者差距太大,各方面太不相称。”上海鹏盾船舶燃料油公司总经理傅炳荣说。
鹏盾是上海一家较大的燃料油经销公司,无论规模还是名气都在国内民营油企中颇具代表性。但即便如此,傅炳荣仍不敢奢求与国有大石油公司的合作。
广东石油商会会长吴清标认为,对民营油企来说,更有现实意义的举措还是放开进口。同时,他还是希望“新36条”更多细节性的内容能尽快出台,“鼓励要有实际行动”。
“国有石油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鸿沟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中石油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两者合作并非没有可能,“我们在新疆其实就和不少民营企业都有合作,包括在上游勘探开发领域也有过我们负责勘探、由民企来参与开采的案例。”
专家称:需变更体制模式
事实上,目前的国家相关政策也为民营油企提供了良机。在非公经济的新36条中,第八条就明确提到,“鼓励民间资本参与石油天然气建设。支持民间资本进入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与国有石油企业合作开展油气勘探开发。支持民间资本参股建设原油、天然气、成品油的储运和管道输送设施及网络。”
“但要避免雷声大、雨点小的情况。”崔新生担忧道,“现在大的战略方向和投资选择都是正确的,但通过什么样的方法让民营企业参与到石油储备中仍是个难题,总之,暂时缺乏策略性工具的指导。”
不过,在他看来,可以在体制模式上作出一定的变更,比如通过混合所有制的形式让民营油企实现参与储备的愿望。“这暂时是比较可行的方案,但可能需要国家相关的斟酌。”
相应细则亟待出台
尽管,新36条出台后,引来民营企业的阵阵欢呼,甚至表示,这是“非公36条”出台5年之后,民营资本放开投资领域的又一个里程碑式政策。但对于新36条目前所能起到的作用,很多专家所持的态度并不乐观。
中国民营经济研究会会长保育钧告诉记者,现在还不好武断的说能不能进,需要等待相关部门出台相关的细则。当然这种担心也并不多余,是不是真能进去,也要看它的门槛是否真能降低以及相关的优惠政策什么时候能够出台,要有关于民间资本进入的具体方法。如果没有地方政府和职能部门的配合,实质作用不大。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