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对外部环境的研究 谨慎把握国内政策
一个月前,中国经济面临最大的因素还是通货膨胀,当时是全球大宗商品上涨引起了输入型通胀,迫使政策收紧,表现在信贷的收缩上。而信贷收缩可能会引起经济放缓,经济硬着陆。信贷收缩还会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的迅速显现,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
主持人:对于今年下半年中国经济,你们认为最应当担心的因素是什么?最大的风险因素是什么?
郭田勇:我认为是国际形势对国内经济的影响。前段时间,有人说,中国经济可能要出现拐点,经济要探底。一方面,一季度经济增长势头很快,未来有出现经济过热、通货膨胀的可能性,而且,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会形成第二波冲击,会对国内的经济造成影响。
虽然这个说法还有待证实,但是目前,全球经济确实还没有形成一个确定的趋势,因此,不排除“滞涨”出现的可能性。就像2008年,中国也是一再调整存款准备金率,防止经济发展过热。没想到出现了金融危机,结果就出现了政策叠加的负面效应,导致经济面临危机。
王庆:一个月前,中国经济面临最大的因素还是通货膨胀,当时是全球大宗商品上涨引起了输入型通胀,迫使政策收紧,表现在信贷的收缩上。而信贷收缩可能会引起经济放缓,经济硬着陆。信贷收缩还会造成银行不良贷款的迅速显现,这是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问题。
但是目前,通货膨胀已变得从容很多,我们担心的最大风险已经大幅降低。
我认为,政策层面已开始关注目前经济中出现的下行风险,下行风险本身也是因为外部经济环境的恶化。欧洲债务危机的影响也给中国的政策制定者一个警示,即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不是杞人忧天。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的政策把握方面就比较微妙。
汪涛:短期内,对中国经济的担心是多项政策叠加的影响以及国外的经济环境恶化。
目前来看,明年经济会有一定下行的风险。明年的基础设施会继续放缓,甚至可能出现下降。房地产市场的增速也会比今年要减弱。制造行业的投资,明年会有比较大的回升。因为目前为止随着经济复苏一段时间以后,产能利用率在各个行业都处在比较高的位置,而且盈利情况都比较好。在这种情况下,制造行业处于开始扩展产能的阶段。所以这个对经济会有一个支撑的作用。
连平:国内对国际经济环境的预测和关注不够。欧洲的主权债务危机,说不上对中国的出口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但是肯定会有影响。本来今年预计出口比较好,回升比较快。而且危机是不是会到此为止,还是会继续发展,或者向其他方面延伸都是很难预料。
在这样复杂的国际环境下,国内挤压房地产泡沫时应该考虑到这个因素。以前有过这样的经验,国内专心致志解决问题的时候,国际的环境发生变化,预测、关注都不够。国际形势已经很不好,而国内还在大力度的采取措施,导致经济产生一个比较大的波动。因此,应该谨慎调控政策。(来源:证券日报 侯捷宁 傅苏颖 夏青)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