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中国南车董事长赵小刚:创新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来源:新华社  更新时间:2010/5/24 17:19:44   
>> 相关新闻链接
·“三年之内免谈房产税”不代表发展改革委立场 ·世行:中国城乡收入差距拉大
·游资入市 国内要现“玉米疯”?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会长:县域金融关注四大重点
·中国棉花需求走高 或致欧洲T恤涨价 ·天灾造成产量减少 玉米价格疯涨
·房价超低很动心 28万元竟买套不存在的房子 ·黄光裕案贪腐官员涉案数量仍系谜团
·沪5月私车车牌平均中标价超4.2万 创29个月新高 ·郎咸平:中国经济面临新帝国主义侵蚀

  在转向架技术上,南车研制的CRH2型高速动车组转向架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应用这一技术成果的高速动车组已累计运营里程超过9000万公里,累计运送旅客1.23亿人次。

  安全性能上,南车自主创新的产品在一些参数上相较日本原型车也取得了根本性的提高。如在列车的脱轨系数上,中国与欧盟的标准都是小于等于0.8,日本原型车在时速250公里时实测的最大脱轨系数是0.72,而四方自主研制的350公里动车组在时速386.3公里时实测的最大脱轨系数只有0.34。

  在旅客舒适度指标上,南车自主创新的CRH2型高速动车组更是“技高一筹”。在减震降噪方面,引进的原型车在时速250公里运行时客室内的噪声为66至69分贝,时速300公里时达到72分贝,南车的动车组在350公里时速运行时,客室内的噪声仍保持67至69分贝。而波音飞机的噪声是80分贝,奥迪轿车在时速120公里时噪声为76分贝。

  “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时速380公里动车组也将于今年上半年下线,新一代动车组最高运行速度将达到380公里,试验速度超过400公里,是世界上运营速度最快、科技含量最高、系统匹配最优的高速列车,是中国高速铁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项目。”赵小刚自豪地说。

  活力机制提供创新原动力

  坚持自主创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又谈何容易!对很多企业而言,往往苦于不能掌握核心技术,而对很多科研院所而言又往往陷入“有成果没产品,有产品没产业”的尴尬。而中国南车成功摆脱了这一“死结”。

  以中国南车株洲所为例,从一家单一从事电力机车研发的国家科研事业单位,转型为核心技术突出、行业多领域渗透、多元化、专业化、现代化的高科技企业集团,成功布局交通装备、新材料、新能源三大产业板块,今年销售收入预计将突破100亿元。

  中国南车是如何拥有不竭的创新动力的?赵小刚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第一是上市融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的发展需要技术创新的支撑,也需要资本的支撑。通过上市融资获得大量资金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形成一种很强的支撑作用。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上市,中国南车实现了企业的彻底改制,企业的治理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

  “资本市场在带给中国南车造血能力的同时,还会给中国南车带来巨大的资本压力。这种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促使企业不断追求完美,追求技术的革新。”赵小刚说。

  第二是建立推动持续技术创新的机制。为了掌握核心技术,中国南车做出了由“制造型”企业向“创新型”企业转化的战略抉择,并启动了设计技术平台、制造技术平台和产品技术平台三大平台建设。与此同时,中国南车还对企业的内部技术资源进行了整合。

  第三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中国南车结合“走出去”战略和资本运营的需要,一边做项目,一边打造人才工厂,通过做项目把人才队伍快速培养起来,有目的、有步骤地建立一个强大的人才管理支持系统,努力实现人才管理的国际化。

  目前,中国南车工程技术人员超过1.2万名,拥有工程院院士1名,9名国家级中青年专家,134名享受政府津贴的专家,168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777名高级工程师。

  “来自资本市场的压力,促进企业去追求完美,转化成技术创新的动力;产学研联合创新的模式为企业培养了大量高科技人才;充足的人才储备为创新成果的诞生并顺利转化为产品提供了保障;顺利转化成产品,并形成产业又为股东创造了源源不断的价值,这就是中国南车拥有不竭创新动力的原因所在。”赵小刚说。



责任编辑:cprpw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