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
改变当前的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收入占比,应从哪些方面着手?
贾康认为,政府应当加大国民收入分配格局调整力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提高个人工资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同时,政府还应出台鼓励政策,创造更多的机会实现充分就业,建立和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为职工劳动报酬的稳定增长提供保障。
白重恩认为,从宏观角度看,大力发展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劳动收入。当前的税收体制不利于服务业发展,因为很多服务业要缴营业税,而营业税有很多是重复征收的,企业税负很重。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服务业的税收是最高的。国家应当出台扶持政策,减轻服务业税收负担,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
从具体层面看,提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增加他们的可支配收入,也是一条有效途径。
目前,各地城镇职工的社保缴费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有一个大致的比例。比如养老保险,企业要交工资收入的20%,个人交8%;医疗保险是企业交6%,个人交2%。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这三险加起来,平均要交4%左右。把这5项加起来,就占了个人工资收入的40%。所以,劳动者报酬中相当一部分都缴到社保那儿去了,变成了无法支配的收入。
白重恩建议,政府应当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投入,降低企业和职工缴纳比例,企业省下来的钱就可用于给职工涨工资,职工省下来的钱就变成了可支配收入。双管齐下,劳动者收入提高的幅度就会比较明显。同时,社保缴费降低了,也可以使更多人有能力参加社保,扩大社保覆盖面。政府对社保增加的这块投入,应当通过增加国有企业分红来补充。也就是说,国有企业特别是垄断行业的国有企业,所获得的高额利润不应完全归企业支配,而应当上缴国家作为财政收入的一部分,这部分收入可用来作为政府对社保的投入。这样,既可以有效解决社保资金的缺口,又可以控制企业投资规模,有利于资本收益与劳动收入的合理分配。
链接
全国多省市上调最低工资标准
今年以来,自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后,浙江、广东、福建、上海、天津、山西、山东等地陆续调整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幅度都在10%以上,一些省份超过20%。在已调整标准的城市中,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1120元/月,为全国最高。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广东,为9.9元/小时。天津的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820元、每小时4.7元,调整为每月920元、每小时5.3元。在山东,调整后的月最低工资标准分为三类:920元、760元、600元,比原标准平均增长21.2%。
浙江发放困难群众生活价格补贴
针对今年以来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涨幅较大的情况,浙江省日前启动第一季度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工作,5月21日前发放到位。根据浙江的有关规定,当季度价格同比涨幅超过3%时,按季度对困难群众实行一次性基本生活价格补贴,价格补贴金额为价格涨幅的4.5倍乘以当地城乡月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记者 李丽辉)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