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在中国企业界以擅长“过冬”而著称,而这个世界经济寒冬证明,华为这匹狼不仅能熬过严酷的冬天,更能利用冬天的恶劣环境发展壮大。
在危机的打击下,2009年,通讯巨人北电申请破产,零敲碎卖,摩托罗拉日薄西山,不得已为了保手机业务出售网络设备业务,而诺基亚西门子、阿尔卡特朗讯也在艰难重组。
一片荒芜之中,华为野蛮生长。
他人之危 华为之机
2009年初,在普遍的抑郁情绪下,任正非却一语惊人:“危机将为华为带来极大的发展机遇。”
华为内部制定了2009年销售的“上中下”三个目标,“中”级目标是302亿美元。
这都是别人的危机,但属于华为的机会。华为当时预计,2009年该公司合同销售额将达到300亿美元。
2009这个危机年,成为华为的丰收年。
2009年,华为软件实现连续两年超30%的增长;专业服务发展迅速,连续三年实现50%以上的增长;PCT申请量跃居全球第一,在电信设备市场低迷之时成为全球第三大制造商;成为欧洲,中东及非洲GPON最大供应商;上榜最具全球竞争力中国公司50强;超越爱立信成全球基站供应商老大;助力全球领先运营商TeliaSonera在挪威成功发布世界上第一个LTE商用网络,且全球LTE商用合同数第一。
2009年11月,市场研究公司Dell'Oro报告称,华为在第三季度超越诺基亚西门子,成为仅次于爱立信的全球第二大移动网络设备厂商,其市场份额较2008年同期增长将近一倍。
根据2010年1月份发布的华为年度财务数据,华为2009年实现合同销售额300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28.76%,销售收入215亿美元,比2008年增长26.5%。相形之下,爱立信2009年利润同比下降67%。
他人之雪 华为之粮
华为的冬粮来源于两个部分,首先是中国的3G市场。
2009年,华为来自大陆本土的销售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信
市场,2009年中国大规模建设3G,3G网络建设直接投资1609亿元,完成3G基站建设32.5万个,建设规模是过去10年建设规模的一半。在3G各种标准上准备充分的华为占尽天时地利。华为在中国电信CDMA2000的市场份额提升为38%,获得了中国移动TD-SCDMA网络建设22%的份额,并在联通WCDMA网络的建设中获得了30.6%的市场份额。
其次,尽管国际通讯网络设备市场需求普遍萎缩,但是客户更青睐性价比高的华为。华为赢得了在挪威建设第四代移动网络的合同,以取代爱立信和诺基亚西门子建设的旧网络。
这桩交易是截至目前为止欧洲市场上规模最大的LTE交易,标志着华为取得了里程碑式的成就。
2009年,华为对外扩张的同时,不忘内部组织结构及人力资源改革,宗旨是,从过去的集权管理,过渡到分权制衡管理,实现各级组织向利润中心为目标的组织机构转移,让一线拥有更多决策权,在适应情况千变万化中及时决策。用任正非的话说,就是“让听得见炮声的人来呼唤炮火”,以便培育机会、发现机会并咬住机会。
2009年最后一天,任正非向全体员工发出一封题为“春风送暖入屠苏”的新年贺词,称“风华绝代总是乱世生”除了内部的腐败,没有什么能够阻挡我们前进。”
华为下一站:爱立信。
责任编辑:cprp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