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环水系工程5月启动,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市
本报讯(记者任学光)昨日,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今年省会将投入124亿元进行城市水系建设。其中,全长约100.2公里、水面8.2平方公里、绿地24.5平方公里的外环水系建设“五一”过后全面启动,该工程是在完善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的基础上改造石津灌渠,新建东南水系。
■项目:百亿元打造水景城市
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现有水系进行延伸、拓展、整合和提升,建设“一河两环”(滹沱河、外环水系和内环水系)水系工程。该工程按照高端规划、超常建设和精心实施的思路,投入100多亿元,加快现有水系延伸、拓展、整合和提升进度,高标准实施“一河两环”水系工程,通过扩河挖湖、中水利用、筑堤蓄水、建绿造景、恢复湿地、整治生态,构建总长182公里、水面18.4平方公里、绿地74.8平方公里、长年有水、活水长流的滨水景观生态长廊。做到水通、船通、路通、景通、林带通,打造城河相伴、水绿交融的都市美景,使石家庄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城市。
■滹沱河:7月前初现滨水景观
滹沱河综合整治工程,总投资62亿元,规划范围自黄壁庄水库至藁城东界,长70公里。近期主要实施市区段16公里长的河道及人工湿地,新增水面5.8平方公里、绿地44平方公里。该项目采取“统一规划、分期治理,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思路,通过“水、堤、路、桥、岛、绿、景、居”统一规划和综合整治,把滹沱河建设成生态景观河、清洁水源地,将该区域打造成生态休闲景观经济带。
今年,主要是在已形成水面200万平方米,完成300万平方米水面防护工程的基础上,对太行大街以东2公里至107国道以西2公里的河道及沿岸景观进行综合整治,7月1日前形成长12公里的古新辉映、水绿交融、城河相依、独具魅力的滨水景观带,增强防洪功能,改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带动滹沱新区开发建设。
■内环水系:民心河升级改造
内环水系,规划河道长57.1公里,水面2.52平方公里,绿地6.1平方公里。主要实施两项工程,一是投入1.5亿元,结合旧区、旧村改造,对既有民心河进行改造提升,着力打造华清酒吧街、滨河公园等重要节点,营造亲水景观。二是投入6.3亿元,实施民心河二期工程,改造桥西明渠和南栗明渠9.55公里,形成水面19万平方米,绿化62万平方米。
■外环水系:打造百公里观光带
外环水系,在完善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的基础上,改造石津灌渠,新建东南水系,形成全长约100.2公里,水面8.2平方公里,绿地24.5平方公里,集城市防洪排涝、生态景观、休闲游览等功能为一体的水绿交融、彰显特色的旅游观光带。
其中,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工程,投资9.9亿元,在建设南水北调并行段3公里和延长段3.5公里河道的基础上,结合用地布局,建设湿地公园、水景公园、体育休闲公园、生态公园,与西部山前区共同打造“山水画廊”。石津渠,长26.5公里、宽60—100米,规划水面0.8平方公里、绿地3.8平方公里。东南环水系,投资44.4亿元,西与市区西北水利防洪生态二期工程相接,东至京珠高速,北接石津灌渠,长23.7公里,河道宽50至100米,形成水面168万平方米、绿地509万平方米。同时,通过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以水带地、以地生财的办法,将水系建设与周边土地升值、城区改造与项目开发有机结合,不仅改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娱乐休闲好去处,更为城市发展创造广阔的平台。
责任编辑:cprp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