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季度数据显示,消费仍保持平稳增长。在一季度GDP增长6.1%中,消费的贡献占到了4.6%,这是个可喜的迹象,但分析后发现,农村市场的消费增长贡献要大于城市。其中,农村消费增长主要是依赖于家电下乡和汽车下乡拉动,但我们担心这样的消费增长不可持续。
另外,目前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并没有惠及到能解决就业问题的中小企业和服务业,仍然没有效缓解中小企业和涉农贷款融资难压力。
第四,信贷高增长下更需加强银行风险管控。在企业亏损加剧、外需萎缩、价格下行的环境下,银行=信贷对经济复苏的支持至关重要。但是,在保增长、保就业的特殊时期,在积极放贷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同时,银行也必须控制和把握好信贷风险。
有一些问题值得关注,银行信贷投放在风险控制和风险定价方面是否有了充改进和预防?对于不同产业的供求关系变化,银行是否能避免过将信贷资金投入到过剩产业及过剩产业中的劣势企业?金融资本在产业领域中是否得到了合理配置?能否严格把握信贷的三查制度,项目资本金是否到位?贷款是否会被挪作他用?等等。由于不慎审借贷所造成的次贷危机影响仍“近在咫尺”,我们是否还会“重蹈覆辙”?
从不良资产与经济周期之间的历史波动轨迹来看,大部分不良贷款通常都是在经济景气度迅速上升时期投放出去的,一旦经济出现了较大起伏,高速扩张的信贷必然会产生大量新的不良贷款。近期,银监会也表示,在促进银行业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的同时,也必须高度关注银行信贷快速扩张中可能出现的管理弱化和不审慎等行为。
第五,信贷急剧扩张将导致新的产能过剩和资产泡沫。实际上,在中国宏观经济波动中,产能过剩的产生不会是第一次,也不可能是最后一次。但是,以往的情形是中央政府采取宏观调控“踩刹车”,而地方政府则以投资冲动“踩油门”。在目前的非常时期,中央和地方政府一起“踩油门”,这一现象在中国经济发展历史上是罕见的。
在世界经济尚未走出低谷情况下,内需和外需的复苏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信心的支持。当下信贷的超常规增长和大量投资的超前投入,会不会引发新的产能过剩风险和通胀风险?产能过剩是否会对银行业产生负面影响?在宏观调控上,如何避免政策的急速调整带来经济的大起大落及“一控就死,一放就乱”的局面产生?这些问题都值得思考。
在当前急需以内需替代外需的形势下,通过扩大内需来积极吸纳过剩产能、促进结构调整和优胜劣汰,这是我们政策的初衷。目前,经济回暖迹象明显,但主要是由政府项目的财政投入与地方的配套资金推动,而不是一种来自于消费需求拉动的内生性增长。
目前,由于存在需求减少、投资增长过快和生产制造业迅速复苏等,我国将可能会出现产能相对过剩现象。而最终产品的需求不足和信心不振,是目前私人部门投资疲软和开工不足的根本原因之一,这主要不是由于信贷方面的制约造成的。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的解决的根本问题是要解决好市场需求疲软问题,包括订单缺乏等实际问题,而不是如何让企业更容易获得银行贷款。
因此,仅靠银行信贷的大量投入,还不足以刺激私人部门的投资增长和居民消费的复苏。鉴于此,我们不能太过于寄希望于经济刺激的短期效应,而是要持续、耐心地等待经济的回暖。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信贷投放过多更容易推动各地的重复建设,盲目上马项目,甚至会使“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死灰复燃。因为,从金融的角度来看,相对较低的利率水平与相对宽松的信贷政策,是形成产能过剩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机制与利益上目标不一致,短期的利益驱动就会扭曲产业领域的信贷政策和市场信号,大规模的资源错配风险就会上升,扭曲的信号和资源配置将会保护落后产能,这样就很难达到产业整合和升级的目标。
值得警惕的是地方政府的过度融资问题。通过政府背景的大项目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和稳定信心固然重要,但政府过度干预的负面影响较大和后遗症也较多。正因为如此,目前美国政府已开始考虑让政府的干预逐步、有序退出市场,政府救助的企业资金和股权在经济稳定后也逐步归位。在每次危机中,中国是加强了政府干预,且政府干预的退出机制一直未能有效建立。对银行信贷来说,地方政府的信誉和还款能力一直是个问题,而银行在与地方政府谈判时通常处在劣势,难以按照客观的放贷标准和常规的风险控制进行管理,日后也往往可能会造成银行的大量不良贷款。
最后,信贷过度投放还会带来资产价格泡沫的后果。目前,全球金融危机已转化为实体经济危机,实体经济的复苏尚需时日。从目前来看,财政政策和信贷刺激是目前治疗危机的唯一有效药方,是药都有三分毒。但是,我们仍然要考虑政策实施可能产生的一些后遗症,并及早做好准备。
当前,经济随着去库存化的持续发展,企业面临的现金流压力也大为减轻。在实际需求仍然疲弱以及可持续的扩张性宏观刺激政策作用下,中国经济将进入货币过剩、财政刺激、低物价和低利率长期共存局面,考虑到产能过剩可能会带来企业扩张意愿下降,大量未进入实体经济领域但又要寻找机会的社会资金,将转战进入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由此会造成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泡沫。这个问题日后会更加引入注目。(王敏 作者单位:广东银监局 本文不代表所在单位意见)
责任编辑:cprp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