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5大视角看开局:高增长是否意味经济彻底走出危机
来源:新华网 更新时间:2010/4/15 9:36:01   
>> 相关新闻链接
·多套房贷利率上浮防“炒房” ·海关开出首份单笔金额超千万元税单
·九大行业向20万个私会员提供优惠 ·一季度商品房销售额增57.7%
·农民打电话将不用多掏钱 ·多数民营加油站油价“打折”
·新中国首套人民币出自“小灰楼” ·石家庄“夜经济”头炮——东大街夜市明晚开张
·石家庄市贷款增量河北省第一 ·石家庄部分特色商街夜市点击

    2010年春天,在料峭的寒风中走来。中国经济也正在复杂的形势里稳健复苏、加速奔跑。

    14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今年以来国民经济运行开局良好,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一季度的相关经济数据即将发布,来自各方的信息同时显示,一个精彩的开局已没有悬念:从进出口到投资、消费,从GDP到CPI,一系列经济数据将证实“高增长、低通胀”的预测可以成为现实。

    与之相伴,对于中国经济运行的担心和疑虑也渐渐多了起来。在这一关键时期,需要审视热点难点,科学判断形势,保持清醒头脑和发展信心。

    高增长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彻底走出危机

    与一年前的市场寒潮相比,河北钢铁集团今年的“春天”显得格外温暖。受下游行业需求上升带动,集团一季度开工率100%,产销率100%,销售收入、利税、利润等指标都有10%以上增幅。

    此时此刻,繁忙兴旺的青岛港和宁波港同样见证着中国经济的回暖。“一季度我国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货物吞吐量同比大幅增长,增长幅度均超过20%。”交通运输部新闻发言人何建中说。

    目前,国内外经济机构纷纷对中国经济一季度的增长作出预测:继去年第四季度10.7%的两位数增长后,2010年一季度的增速将继续达到两位数以上,或为11%至12%之间。

    已经公布的一季度中国企业家信心和企业景气指数、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也都显示出经济继续上行的鲜明信号。特别是,一季度出口额基本恢复到2008年同期水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由负转正。中国经济正在实现连续第四个季度的持续提升。

    那么,GDP的高增幅是否意味着中国经济已彻底走出国际金融危机的阴影呢?

    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0年的第一季度例会对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继续作出了“极为复杂”的评价。这与温家宝总理上个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判断完全一致。

    形势的复杂表现在:国际主要经济体失业率高位徘徊,金融领域风波未平,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较快,贸易摩擦急剧升温,世界经济不确定、不稳定因素仍然很多。

    形势的复杂还表现在:中国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足,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矛盾依然突出,结构调整难度加大,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财政金融领域潜在风险增加,一些关系民生的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全球经济复苏的技术性补偿因素较强,世界经济还很难看出什么时候能真正走出低谷。”国家信息中心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指出。

    世界银行的报告也指出,2010年至2011年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将非常迟缓,并将抑制全球进口需求的复苏。

    “这些因素无疑都对中国能否彻底走出危机增加了不确定性。”中国工商银行副行长李晓鹏说,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至关重要、事关成败。

    两位数以上的增长是否预示经济过热

    经济社会发展一直在矛盾的冲突中向前推进。随着一系列经济指标的回升向好,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议论风声再起。

    有关预测部门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反映中国宏观经济景气状况的综合警情指数已进入“红灯区”中部,其中M1月末余额同比增速、发电量、工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速等5个指标均亮起了“红灯”。

    这些结论真实反映了现实吗?

    从经济学的定义看,所谓经济过热,是指经济扩张超过合理限度的经济运行状态。其中,潜在GDP增速、物价、货币供应量以及投资等指数都是衡量经济是否过热的重要指标。

    “考虑到去年同期基数较低,以及当前经济的不确定性等因素,并不能根据一季度的某些经济数据而得出全年经济增长过快、经济过热的结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说。

    由于去年一季度增速只有6.2%,今年的高增速中基数性因素占较大成分。“况且,考虑到未来出口以及市场主导的投资增长仍有较大不确定性,高增长是否能持续下去、能持续多久?这些都是未知数。”张立群指出。

    国家信息中心预测部发布的警情报告也认为,警情指数进入“红灯区”并不意味着实体经济已经过热。如果扣除低基数影响,今年1月至2月的大多数指标仅恢复到“正常增长”水平。

    尽管如此,经济运行中的一些迹象或苗头依然值得关注。

    大宗商品价格在过去一年已有较大上涨,一季度大宗商品进口数量依然停留在历史高位,显示国内投资需求旺盛。供国内市场消费的非大宗商品进口的环比增长明显,说明国内消费需求提速。

    3月份,中国贸易逆差72.4亿美元,中止了自2004年5月开始连续70余个月贸易顺差的局面。“若剔除加工贸易,3月贸易逆差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的300亿美元,比2月高出3倍。”中金公司发布的最新报告指出。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逆差的出现表明现在中国的贸易非常开放和自由。但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也会给我们的外贸出口带来很大的困难和压力。

    “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的强劲反弹,单月贸易逆差的出现,以及近期珠三角等地民间拆借利率的飙升等信号,都在以不同方式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发出警示。”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张孝德说。

    好形势背后的老问题是否得以消除

    经受金融危机冲击的人们都在期盼着,中国经济能够早日全面好转,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但关键在于,以什么样的方式去迎接和实现这个复苏。

    钢铁业在金融危机中遭受的冲击最大。而今,随着经济的好转,钢铁企业的生产经营逐渐恢复,一切似乎都在好起来。但种种迹象表明,这个行业依然面临深重的“内忧外患”,产能过剩巨大、集中度过低的痼疾在铁矿石价格的一路高涨中日益暴露出弊端和不适应。今年的钢铁市场或将继续呈现“高产能”“高库存”“高价位”的“三高”特征。

    其实,“大而不强”的钢铁业只是中国制造业的一个缩影,经济增速不断提升的背后,传统行业存在的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有的再度抬头,给人们敲响了警钟。

    尽管一季度国内汽车市场以同比增长逾70%的速度继续追高,但在双双突破400万辆的产销量背后,产能过剩的苗头也已出现。眼下,各大汽车厂商在纷纷扩充产能的同时,小排量汽车销量已出现增幅下降趋势,众多汽车销售店也出现了汽车积压的现象。

    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仍然不足,投资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仍未发生根本转变。必须看到,当前经济指标的“好看”很大程度上还得益于政府投资的拉动,以及市场流动性的注入,而居民消费潜力尚待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能否真正激发并有效接力政府投资尚需观察。

    “中国经济的当务之急,也是最大的困难,在于如何从应急性的短期政策转向处理长期发展中的问题。”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

    可喜的是,从政府到企业,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力度进一步加大。

    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在与各省研究协调,尽快确定今年淘汰落后产能计划,预计4月底淘汰任务将分解落实到各省。“各地区需向社会公告年度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落后工艺设备和淘汰时限,国家有关部门定期进行监督检查。”工信部产业政策司副司长侯世国透露。

    一季度,机电产品出口增长31.5%,高出同期总体出口增速2.8个百分点,远快于服装、鞋类等传统大宗商品,显示我国出口结构升级的趋势正在继续。

    国家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的新“36条”政策措施,将为民间资本营造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对中国经济而言,只有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复苏才算得上真正的复苏。这需要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国务院研究室博士郭立仕说。

   通胀是否已经出现

    物价,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映衬国民经济冷暖。随着经济的稳健恢复和加快增长,社会各界对物价问题更加敏感、更加关注。

    “今明两年,我国经济将进入新的繁荣期,通胀威胁以及资产泡沫问题是我国经济面临的重大挑战,但通胀威胁近期内看还不是很大。”中国经济改革基金会秘书长樊纲这样认为。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政策研究室近日发布报告预计,3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将在现有水平上略有下降,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平均涨幅在2%至2.5%之间,处于温和上涨区间。

    但是,人们对通胀预期的担忧并非没有理由。2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2.7%,涨幅比1月扩大1.2个百分点,上升幅度高于市场预期,并接近3%的CPI年度调控线。尤其是直接关系老百姓一日三餐的蔬菜、水果价格上涨较多,更放大了人们对通胀预期的感受。

    “但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水果、蔬菜、水产品等鲜活农副产品价格将开始季节性回落。同时,受供应充足、需求减弱等多种因素影响,猪肉等价格也将继续下跌。”商务部分析人士指出。

    农业部、商务部的监测正在印证这一分析:3月份以来国内食品价格处于持续回落过程中。

    其实,生产领域的动向更加值得关注。商务部4月7日发布的一周监控数据显示,112种生产资料中,价格上涨的有56种,占50%。

    受投资者对经济复苏和能源需求前景乐观预期的推动,国际油价近日不断走高,并以每桶86美元多的收盘价创下近18个月来的新高。

    随着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的走高,输入性通胀风险在增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有可能推动我国价格上涨,但也要看到,我国农业连续六年丰收带来的农业与粮价稳定,为我国物价的稳定奠定了较好基础。同时,行业产能过剩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终端产品价格的传导。

    “2010年中国不太可能达到很高的通胀率。”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中国经济半年报》认为。

    数据高企是否意味刺激政策可以退出

    在一季度经济继续昂扬上行的背景下,人们更加关心,刺激政策退出的时机是否已经出现。

    从企稳向好、稳健复苏到加快增长,中国经济走出了一条有别于全球、具有鲜明特色的“危机应对”之路。但是,“恢复性增长”并不等于经济根本好转,经济根本好转也还不等于我们的经济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必须承认,中国经济的发展、企业的运行,很大程度上还依赖政策的支持,内在的动力与活力还很缺乏。

    “我们在对待经济复苏和经济持久发展这个问题上持十分审慎的态度。”“我们现在还面临许多问题。”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此前曾指出。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近期表示,中国政府需要经济“非常确定”的复苏信号,才能从危机时采取的刺激政策中退出。“如果复苏信号明显,一些非常规的刺激政策可以逐渐退出,但是,必须确定目前的复苏不会是‘W’形。”他说。

    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也于近期表示,目前,刺激政策总体上不宜轻言退出,但应该积极地共同研究退出战略问题。

    从国际环境看,目前,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消费不振,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解决。“中国经济正迅速复苏,但全球经济离安全着陆仍为时尚早。”丹麦首相拉斯穆森说。

    世界经济是互相联系的。“退出政策应该是一个渐进、温和的过程,同时要考虑国际间的共同协调,考量其他经济体的表现。”王军认为,政策退出的时机和方式也可以是不同的。

    “月晕知风,础润知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依然继续,但在执行的过程中,根据形势的变化,不断研究新情况和新问题,提高政策的灵活性和针对性,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的重要课题。

    一季度,中国人民银行灵活运用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和央票发行等工具,对信贷增长进行适度调控,3月份新增信贷回落至5107亿元,回归常态水平。

    今年以来,国家在力保已开工项目建设可持续的同时,新增投资更加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更加重视节能减排。

    “这显示了国家宏观调控能力的日臻成熟。”郭立仕说。



责任编辑:cprpw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