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1%人口的财富等于99%人口的财富总和,这个状况一定要改
来源:章伟升 《中国慈善家》 更新时间:2016/7/26 11:41:17   
>> 相关新闻链接

如果贫困人口有能力、有机会、有权利,问题会一步步解决。否则,即便他们有动力也没用,只会越来越边缘,越来越依赖别人,这是结构性问题。

梁咏雩香港乐施会总裁

《中国慈善家》:2015年10月,你正式接任香港乐施会总裁。你对香港乐施会的未来是怎么考虑的,会做哪些调整?

梁咏雩:首先,我们的筹款和传播工作还有很大的改善空间。以前,我们把传播的重点放在香港,大陆一直没做好,我想接下来做一点改善。我们已经感觉到香港经济下滑带来的影响,企业捐赠缩减的现象严重。虽然我们筹款不是很差,一年能筹到2亿6千万港元。我希望,香港乐施会未来几年在大中华地区,把比如台湾和澳门的筹款工作和内地的传播工作做起来,让更多人认识乐施会。

第二,香港乐施会有中国项目部、国际项目部,还有港澳台的扶贫项目部,这三个项目部的连结可以更强。中国政府的扶贫方针非常强,习(近平)主席说2020年要达到七千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这个目标很好,我们很骄傲成为志同道合的人,我们也绝对是朝着这个目标去的。但是,扶贫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哪儿?可能不是物质援助。和NGO伙伴、政府部门一起找到出路,这是我们乐施会的定位。

最重要的是,香港乐施会看到中国“走出去”的机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特别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的角色越来越重要,这对世界的扶贫和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很积极的影响。我觉得这是一个新形势,乐施会希望利用自己的优势,为中国和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多贡献一点。乐施会国际项目部就把南南合作视为最大的方针。

今年是香港乐施会成立四十周年,这是一个很骄傲的里程碑,但也有挑战。乐施会到了“中年危机”,需要重生,找回青春的冲劲。我们有一个目标,就是灭贫,创造一个无穷世界。这肯定不是光乐施会就能办到的,我们希望和大中华区其他扶贫、灭贫的力量紧密合作。

《中国慈善家》:你曾经在英国乐施会担任过政策顾问,在那里的工作对你有什么启发?

梁咏雩:我年轻的时候就对国际关系很感兴趣,觉得自己是一个世界公民,会想自己作为世界公民的责任在哪儿。在英国工作时,看到联合国、WTO的谈判,G7(西方七国首脑会议)要控制全球贸易规则,规则的制定完全倾向他们的利益。后来看到国际关系发生了新的调整,比如G20(二十国集团)及G77(七十七国集团)成立,我觉得很好。这是一个改变的年代,我认为我们应该在这样的年代,把一些规则、制度和行为变得更公平一点。

《中国慈善家》:香港乐施会在扶贫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工作手法,为什么选择以权利为本?

梁咏雩:过去三十年,贫富差距很严重,世界上1%的人的财富等于其余99%之和,这很可怕。如果贫困人口有能力、有机会、有权利,问题会一步步解决。否则,即便他们有动力也没用,只会越来越边缘,越来越依赖别人,这是结构性问题。乐施会的出发点跟别人不一样,不仅仅是因为好心,不仅仅是想做好人,而是要解决贫困,我们不愿意接受贫困这个现象,我们要改变,贫困是可以消灭的。

《中国慈善家》:2016年4月,大陆出台了《境外组织境内活动管理法》,香港乐施会是否会相应地调整一些策略,以适应时局的变化?

梁咏雩:我们觉得,这部法律出台是很好的进步,大陆推这部法,不是要阻止境外NGO在大陆的一些工作,而是要规范和支持境外NGO在大陆的扶贫工作。

这部法在2017年1月1日正式生效,我希望在此之前完成香港乐施会在大陆的登记注册,趁这个机会让大陆的公众、政府部门、NGO伙伴,甚至我们的工作人员多了解一点乐施会。让他们了解香港乐施会过去三十年对大陆扶贫的积极贡献,理解和支持我们未来继续参与中国消灭贫困的工作。

《中国慈善家》:现在有越来越多的基金会、企业、政府部门扶持NGO,但资助方和受助方的分歧往往也很多,乐施会在草根NGO中的影响力和口碑不错,你们如何与他们更好地合作?

梁咏雩:我们很重视平等和尊重,不是以资助者的姿态去指示,而是跟他们一起去面对和解决问题,我们称他们为“伙伴”。另外,我们对项目审计非常严谨,对贪污“零容忍”。有时候我们的伙伴批评我们程序太严谨,说其他机构给他们的钱更多,要求却没我们那么高。来自印度、墨西哥、南非的伙伴也说,为什么你们香港乐施会的要求这么严谨?这是我们坚持的原则。

《中国慈善家》:中国农大教授李小云对国外的公益方法提出过批评,认为其一定程度上脱离了中国实际。参与式、性别平等这些来自国外的理念和手法,乐施会都在用,你们如何让自己的工作最大限度地符合中国贫困地区的实际?

梁咏雩:这点我们心里比较踏实。乐施会一直在贫困和边缘地区,跟最需要解决贫困的人在一起。为什么他们会贫困?我们要去了解他们,他们面对的是什么,他们觉得他们可以解决什么,不可以解决什么,想要解决什么,怎么样可以脱贫?这个方法很好。乐施会还有其他长处,我们有很多国际的经验可以带到中国来,接受的教训可以分享,当然也是要因地制宜。更关键的是,我们一定是脚踏实地地跟当地的伙伴一起建设。乐施会每周会监督工作是否实施了、落地了,然后会检讨和反思。一定要接地气,将基层的工作与国家相关的政策联系起来。如果贫困涉及到政策、制度的调整,我们也会研究如何改善,解决长远的贫困问题才是乐施会的宗旨。

《中国慈善家》:今年,乐施会发布了《十字路口的亚洲》、《1%人的经济》等系列报告,直指失控的贫富差距,倡议构筑公平世界。其中一项,你们倡议打击“避税天堂”,不少人认为,正当财富的合法避税是无可厚非的。你怎么看?

梁咏雩:五年前,香港乐施会开始做这个调查时,大部分人马上反应:这不是非法的,只要不是非法,就不是问题。但这几年,公众的价值观已经变了:避税可以是合法的,但不道德。现在,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欧盟有一些新的法律,有助针对逃税行为。享受社会发展福祉是所有人共同的权利,如果有一些本来要交税的人,逃税、避税了,把世界上大部分的财富拿走,那不公平,不可以接受。早前,世界银行行长、国际金融基金总裁也说,贫富悬殊已经是非常严重的问题,逃税天堂或者避税不可接受。两三年前,谷歌被指责海外避税,那个时候他们说,这是合法的。但在去年,他们已经自愿把本来可以避掉的税交了一部分回来。

有些人批判市场经济的原教旨主义,香港乐施会是非政治性的,没有意识形态,市场经济也好,计划经济也好,我们的着眼点是对贫困人口的影响是什么。哪种经济制度对贫困人口有利,我们就觉得哪种好,如果它们让贫困问题越来越严重,我们一定倡议要去作出改变。



责任编辑:cprpr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