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透过中国企业500强 看草根经济“短板”
来源:证券日报 更新时间:2011/9/7 9:34:22   
>> 相关新闻链接
·猪肉领跑 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 ·76家中国企业加入全球成长型公司社区
·6种瓶装水被检出致癌物 哈药六厂等企业上榜 ·成本上升升值加快 外贸企业面临"长冬"
·石市部分特色商业街区有街无市遇尴尬 ·河北省首套房贷利率上浮幅度达10%-30%
·私家车主称赞 管理者叫苦 ·温州老板借票据敛财上亿 疑放贷炒楼亏损潜逃
·河北纺织品出口再遭“温水煮青蛙” ·资金饥渴病根何在
    在日前出炉的2011中国企业500强,国企与民企的差距十分显眼。

    结果显示,此次500强中,国企占了316席,超过六成,而民营企业仅占企业总量的三分一,这种格局近十年来未有明显变化。

    透过这份榜单,不难发现,尽管民企盈利能力有大幅度提升,但与央企相比无疑“小巫见大巫”。数据显示,上榜的184家民营企业营收总和不及榜单前5名的国有企业。

    一个是“国家队”,一个出身于“草根”。这决定了两者在发展过程中自然会有本质的不同。

    不容置疑的是,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以及我国技术创新的骨干力量——央企,为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着实作出了重要贡献。从“两弹一星”到今天的载人航天、从三峡工程到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动车组、从第三代移动通信到中国大飞机发动机项目进入实质性起步阶段…… 这一项项举世瞩目的成就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综合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大国地位、振奋了民族精神。而在这些重大成就的背后,无不凝结着央企科技工作者的心血、汗水与智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中,在雨雪冰冻灾害、汶川和玉树地震、旱涝灾害等抢险救灾中,央企的作用更是不可替代。数据显示,2006-2010年,央企业累计向国家上缴税金5万亿元。自2006年,中央企业累计上缴国有资本收益1686亿元。

    当然,我国的民营企业发展速度之快、适应市场能力之强,是国有企业无法相比的。民营企业的品牌意识、效益意识、市场意识,也是国有企业所不能相提并论的。很多民营企业,都依靠自身的力量,闯入了国际市场,并赢得了良好的信誉。

    数据显示,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中有65.2%的企业采取了优化产品结构措施,开发高附加值的产品,62.4%的企业采取加强品牌建设的措施,由产品生产向打造品牌转变。民营企业500强自主品牌占主导地位,有332家企业拥有自主品牌,有244家企业的自有商标产品收入达到100%,比2009年增长16.75%。民营企业500强中有177家拥有335个“中国驰名商标”,驰名商标数量连续六年持续增长。

    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走出去”稳步发展,累计共有137家企业开展了海外投资,投资企业和项目592个,海外投资额达61.77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74%,2010年民营企业500强兼并收购海外企业的事件明显增多。

    “十二五”的主题是经济转型,经济转型对民营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是一次机遇,也是一个瓶颈,是一次洗礼,也一次挑战。十二五时期,民营企业如何才能更多的走进中国的500强,甚至是世界的500强?

    笔者认为,首先,民营企业发展要遵循市场规律,切不要盲目“追风”。第二,要加速企业升级和转型,应对税收和劳动力成本增加的压力。除了呼吁政府给于转型企业更大的政策优惠支持外,民营企业要下决心依靠创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管理变革和职工素质提高,最终达到“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有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于成本的提高,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第三、积极关注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推动中国经济的转型。作为民营企业,不仅要注重大力发展为生活服务的传统服务业,更要注重为生产服务和为公共产品服务的新兴服务业,包括技术、咨询、金融、物流、中介服务、医疗、卫生、教育、养老等等。第四,在转型过程中,民企应采用“股权投资”的方式,是突破这一瓶颈的择优选择。企业此时需要的是引进战略投资者,要关注的是股份制的改造、公司治理结构的调整、管理及人才与合作者的引进,提高决策素质,优势互补,共同把“蛋糕”做大,以获取最大效益。(刘丽靓)

 

 



责任编辑:cprpu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