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促进会动态 | 理事展示 | 大型专题 | 活动展示 | 独家访谈 | 入会指南 | 企业家心语 | 宏观阅读 | 专家论道 | 经济新闻 | 环渤海财经
    在现实生活中,你和谁在一起的确很重要,甚至能改变你生活的轨迹,决定你的人生成...[详细]
与狼成狼,与猪成猪!
    中国是一个爱吃的国家,很多事情都是在酒桌上谈成的,很多怨恨也是在酒桌上产生的...[详细]
请客吃饭,不懂这些等于白请!
    你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他们也许貌不惊人,也许才不出众,却在无形中有着一股别样...[详细]
让人舒服,是顶级的人格魅力
    从古至今,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不过,虽然吃了好...[详细]
早晨吃鸡蛋对身体是好还是坏?万万没想到!
    一个不懂得为亲人让步,为朋友让步,为爱人让步,合作伙伴让步的人,是缺乏胸襟的...[详细]
让步
 
“回锅油”为何挡不住?
来源:中国经济周刊 更新时间:2011/8/16 15:24:27   
>> 相关新闻链接
·百姓的油瓶子要倒了,谁来扶一下? ·7.3% 菜价发力 石市CPI“破七”
·环保风暴席卷电池业 电动车价半年涨五回 ·河北炒金客:5万三年变成150万
·中小铜企陷困境 铜市需求难提振 ·味精业一半产能作废
·傻钱进入,金价见顶? ·新兴经济体:管理财富比创造财富更重要
·散户养猪格局悄然改变 养猪进入“恐龙时代” ·玉石艺术品危机重重

    低价——万恶之源?

    上述火锅店老板为记者算了一笔账:一锅底料是80元的成本,火锅店只收15元锅底费,如果两个人消费,菜品也不过60元左右,就以50%的毛利计算,赚得30元,还不够补偿亏损。“我必须把油收回来,节约成本。”老板说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所副所长荆林波认为,“ 一味地低价竞争只能是逼良为娼,迫使商家铤而走险。”必须打破低价竞争的恶性循环体系,把价格控制在成本价以上,才能保障食品安全。

    那么,是不是只有价格在80元以上的火锅才不会出现“问题产品”呢?

    老北京小吃协会会长侯嘉则认为不然,“火锅是一种组合产品,利润空间不仅仅在底料一种产品上,菜品、饮料、其他服务都有利润空间,利润是可以通过转移和组合产生的。很多商家甚至为促销推出免费锅底,但不能一概而论都说是‘问题产品’。”

    而且,“现在很多规模较大的火锅企业都建立了自己的原材料产地和物流体系,使成本价格比其他同行要低很多。”侯嘉认为,食品安全跟低价格没有任何关系,是商家信誉和品德的问题。

    “逐利是商人的天性,而不法商贩的贪婪是没有边界的,这不是价格和利润的问题,而是社会诚信和法律约束的问题。”汪涌认为,诚信缺失是内因,监管不严是外因,内外因共同作用滋生了“问题产品”。

    重罚——杀一儆百?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的食品添加剂、变幻莫测的加工工艺、扑朔迷离的商家和产地都让监管部门头疼不已。“罚!罚他个倾家荡产,看他还敢不敢!”公众关于“重典治乱”的呼声越来越高。罚,似乎成了最后的绝招。

    侯嘉用一个真实的案例来表明惩罚的威力。“餐饮行业出安全事故,90%都是因为烟道不畅通的问题,很多餐饮店半年才清理一次,屡教不改,后来消防部门采取了重罚的措施,违反的商家立刻少了很多。”他认为,单靠商家自觉是不可行的,惩罚是有效的监管措施。

    “重罚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治标不治本。”时事评论员吕传明认为,惩罚代表的是监管,是外因,诚信建设才是内因,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只能通过政府监管部门来发现,所以,我们依赖的不是消费者的选择,而是监管部门的惩处。”媒体评论员王志安认为,我国的惩处还不够“重”。“以这家使用‘回锅油’的火锅店为例,按照我国规定,如果消费者这顿饭吃了300元,然后状告它,能获得600元的赔偿。但是在欧美,这家火锅店赔偿的数额是所有的非法盈利,一次就告得它把所有非法利润都吐出来。”

    在市场经济学中有一则名言——一个好的游戏规则会使一个坏人变好,一个坏的游戏规则会使一个好人变坏。“当这个游戏规则将让坏人付出高昂的违规成本的时候,它就会逐渐把坏人驱离出去,甚至把坏人改造为好人。”王志安认为,重罚是游戏规则中的“杀手锏”。

    “那我们能否这样理解,奖励诚信企业也是一个好的游戏规则呢?自律永远都是高于他律的,仅凭外力无法形成自主诚信的行为。”吕传明以“中华老字号”为例,“像东来顺、同仁堂这些百年老店,是管出来的吗?是人家自己守出来的。”

    “诚信,永远是王道。”管理了数百家“老字号”的侯嘉感慨道。记者 李妍

    近期问题食品(部分)

    “绝育”黄瓜:

    商贩给黄瓜涂抹上避孕药,使之永葆顶花带刺,看着新鲜。

    “爆炸”西瓜:

    瓜农施用“膨大增甜剂”造成未成熟的西瓜爆裂。

    “硫磺”姜:

    商贩把品相不好的生姜用硫磺进行烟熏,使之又黄又亮,显得很鲜嫩。

    “回炉”面包:

    企业把过期面包掺入配料,重新上架。

    “染色”馒头:

    企业把回收馒头加入染色剂、防腐剂后,重新出炉销售。

    “百变”牛肉:

    商贩用“牛肉膏”添加剂把鸡肉、猪肉变为口感以假乱真的“牛肉”。

    “美容”花椒:

    商贩用有毒有害物质罗丹明B给劣质花椒染色,混入优质花椒中销售。

    “不老”猪血:

    商贩用“福尔马林”浸泡猪血,防腐保鲜。

    瘦肉精   

 

 



责任编辑:cprpu
上一页 [1] [2]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返回顶部]

河北省企业风险防范促进会 版权所有 冀ICP备11028489号 公安备案13010202001484号
Copyright2000-2012 邮件:hebcprp@163.com